云际岭
凌空石磴三千丈,匝地瑶林百万花。
自有眼来方见此,直疑身已到仙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空中,长长的石头台阶有三千丈高,地面上的瑶林中,有百万朵花。自从我的眼睛看到这个景象以来,我才相信这里真的是仙境。
去完善
释义
凌空:升到空中
石磴:石头台阶
匝地:遍地
瑶林:美丽的树林
百万花:泛指众多美丽的花儿
自有眼来方见此:只有亲眼见到才能明白
直疑:简直怀疑
仙家:神仙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壮美景色的古诗。诗人李吕通过“凌空石磴三千丈”和“匝地瑶林百万花”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云际岭的壮丽景色。诗人以“三千丈”来形容石磴的高耸入云,用“百万花”来形容瑶林的美丽繁茂,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云际岭的壮观景象。
紧接着,诗人写道:“自有眼来方见此,直疑身已到仙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由衷赞叹。他认为只有亲眼见到这样的景色,才能感受到其美丽与壮观,甚至觉得自己仿佛已经来到了仙人的居所。这种感慨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展示了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云际岭》是南宋诗人李吕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云际岭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李吕在诗中以山比喻人生,传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正值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李吕历经了宦海浮沉、世事沧桑。他曾担任地方官吏,治理地方事务,但由于当时政治环境复杂,他未能施展抱负,实现理想。此外,南宋末年的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也对他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深感国家民族的危机,对现实充满忧虑,但在内心深处仍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较为复杂。一方面,南宋末年,金兵南侵,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另一方面,民间抗金运动如火如荼,爱国将士英勇抵抗外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吕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既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又关注民间疾苦。他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情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