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昭怀皇后诗二首 其一
㡛御还龟洛,祎衣閟鲋隅。
光华随渭水,巡狩隔苍梧。
已卜先朝祔,旋闻反寝虞。
昭怀千载谥,不朽在椒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将灵龟护送回洛水,华丽的衣物深藏角落。
光芒如同渭水般熠熠生辉,巡游的身影穿越苍梧山。
早已预见先朝的繁荣昌盛,迅速传遍天下抚慰人心。
千年的美誉流传世间,不朽的精神绽放于众神之路。
去完善
释义
1. "㡛":指皇后的丧服。
2. "龟洛":这里指的是洛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3. "祎衣":皇帝或皇后的礼服。
4. "閟":埋藏、隐藏之意。
5. "鲋隅":“鲋”通“府”,意为墓室;“隅”为角落、方位。
6. "光华随渭水":这里的"光华"是借代手法,用来代表皇后,"渭水"是指陕西的渭水河。
7. "巡狩":天子巡视天下诸侯所行之道。
8. "苍梧":古代地名,现位于湖南省南部与广东省北部交界处。
9. "先朝祔":袝祭,即把神主祔于祖庙。
10. "反寝虞":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天子安葬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但其真正的含义是指皇后离世。
11. "昭怀":这里是对皇后的尊称。
12. "千载谥":谥号是中国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按其生平事迹给予的称号。
13. "不朽":永远不会磨灭的意思。
14. "椒涂":古时候宫殿建筑的台阶都是用砖砌成,然后在砖上涂抹以椒泥,以此形成红地毯的效果,使宫殿显得气派威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吕悼念昭怀皇后所作。开篇“御还龟洛,祎衣閟鲋隅”中,诗人用“龟洛”暗指皇后的离世,而“祎衣”则象征着皇后曾经的华丽仪态和尊严。接下来两句“光华随渭水,巡狩隔苍梧”,表达了皇后的光辉如同流逝的河水一去不复返,她与皇帝的恩爱也如隔着苍梧山般遥不可及。
接着“已卜先朝祔,旋闻反寝虞”一句中,“祔”意味着皇后的陵墓已经建成,而“反寝虞”则暗示了皇帝对于皇后离世的无奈与悲痛。最后“昭怀千载谥,不朽在椒涂”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昭怀皇后深远的怀念之情。整首诗用词古朴凝重,情感深沉真挚,堪称悼念之作的上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昭怀皇后诗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李吕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这组诗作于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李吕在这一年担任浙江提举学政一职。时值南宋中期,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国势力强大,边疆危机不断,加上国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在这样艰难的历史背景下,李吕以诗歌抒发了他对昭怀皇后的悼念之情。作为一位爱国诗人,李吕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对皇帝和皇后的离世感到痛心疾首。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昭怀皇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朝廷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