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题安乐行

标题包含
自题安乐行
老于世事尽忘机,古庙寒灰阅四时。 禀赋旧为天地贵,遮阑那许鬼神窥。 无弦绿绮陶彭泽,露地白牛僧大沩。 只此瞿昙安乐行,从何处觅是和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吕(1902年-1970年),原名李树藩,字吕,号竹君,河北安国人。中国著名书法家、教育家。 李吕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行书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对世间事已非常熟悉且不再有心机之争,就像古庙里的冷灰度过了四季。 天赋自古以来就为天地所珍视,这样美好的东西不容任何鬼神觊觎。 陶渊明抚琴却无弦(喻其心无杂念),大沩和尚看见露地白牛(寓意领悟禅机)。 现在只有佛陀的安乐之行教导我们如何行走世间,从哪里找得到是与非呢?
去完善
释义
1. 老于世事尽忘机:指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心境变得平静,不存机心。忘机,即忘却心机、争斗之心。 2. 古庙寒灰阅四时:指在古庙之中度过了四个季节,见证岁月流转。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 3. 禀赋旧为天地贵:指人天生具有的品性非常宝贵。禀赋,即天赋、生来就有的特性。 4. 遮阑那许鬼神窥:指内心坚定,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遮阑,即阻挡、屏蔽。 5. 无弦绿绮陶彭泽:以陶渊明(号陶彭泽)为例,他弹琴时并不用弦,以此表达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无弦,指不用琴弦的琴。绿绮,古琴的一种。 6. 露地白牛僧大沩:指禅宗僧人高僧怀海禅师(又称沩山禅师)驯服了一头名为“白牛”的水牛的公案故事,以象征诗人的心境平和。露地,指露天的地方。白牛,喻指心性清净的人。 7. 只此瞿昙安乐行:指只有释迦牟尼佛教导的安乐行为是最重要的。瞿昙,即释迦牟尼佛。安乐行,佛教用语,指安乐、和谐的行为。 8. 从何处觅是和非:指在诗歌中寻找是非判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理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自题安乐行》以诗人的态度和对生活的体验为主线,透露出超脱世俗纷扰的安然和自得。诗人通过对四季轮回、古庙寒灰的描绘,展示出一种旷达淡然的心态。在“禀赋旧为天地贵,遮阑那许鬼神窥”两句中,表达出诗人在品德和才情方面的自信,以及对世间庸俗之辈的鄙视。此外,“无弦绿绮陶彭泽,露地白牛僧大沩”则是对陶渊明的赞誉,以及诗人自己的向往之情,表现出他在精神和物质上追求朴素的理想生活。最后,“只此瞿昙安乐行,从何处觅是和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信仰和追求,即摒弃世间的是非纷扰,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和谐与安宁。这首诗整体上透露着陶渊明式的田园情怀和禅宗思想的影响,流露出诗人在纷繁世界中寻求精神家园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题安乐行》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90年前后。 在这个时期,李吕生活在南宋,他曾在地方任职,以廉政爱民而闻名。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排挤。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政治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自题安乐行》这首诗中,李吕表达了他对安乐生活的渴望。他用竹子、菊花、梅花等自然景物来描绘他的理想生活,表达了他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提到了“世事如云”,表现出他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超脱。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正处于金宋对峙的时期,政治局势紧张。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隐逸山林,追求心灵的安宁。李吕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正是那个时代许多文人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