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光拂星榆,轮高金掌,暮烟飘尽澄空。
素娥幽恨,霜艳洗铅红。
醉把摩云妙手,教纤翳、不点青铜。
知多少,天高露冷,争占九秋风。
歌钟。
邀胜侣,园攀琼树,帘卷珠宫。
算庾楼吟赏,今古应同。
多谢秦娥绝唱,声声为、飘入云中。
留仙住,莫教清影,容易转梧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轻轻拂过星榆, 照亮了高高的金手掌, 夜晚的烟雾渐渐消散在澄净的天空. 那洁白的仙女, 她的哀怨随着霜的飘落而消失, 她洗净了铅红的脸。
她举起酒杯对着天空祈祷, 要求那些细微的阴影不要洒落在古老的青铜器上。有多少呢?那高高在上的月亮和寒冷的天气,它们都在竞争占据秋天的天空。歌声和钟声共同召唤着同伴,大家一同攀登琼树,卷起珠帘。计算着过去的庾楼, 那里的吟诗和欣赏如今仍在继续。非常感谢秦娥绝美的歌唱,它的每一声都飘入了云朵之中。请留下仙境的美丽,不要让那些轻盈的影子轻易地消失在梧桐之间。
去完善
释义
1. 满庭芳:词牌名,来源于唐代江陵戊守舍人杨慎所创的《满庭霜》。
2. 李吕:字天骏,号野翁,元代文学家,与元曲四大家并称"五大名家"。
3. 光拂星榆:星榆,指星槎,即天河上的船。这句描绘了月光照在星星和银河的景象。
4. 轮高金掌:金掌,指铜壶滴漏,一种古代计时器。这里形容时间流逝,夜幕降临。
5. 暮烟飘尽澄空:暮烟,指傍晚的烟雾。这句表达了天空逐渐变清晰的过程。
6. 素娥幽恨:素娥,指嫦娥。幽恨,指嫦娥对后羿的思念之情。
7. 霜艳洗铅红:霜艳,指秋天的景色。洗铅红,指洗净铅华,展现出自然之美。
8. 醉把摩云妙手:摩云,指触碰云端。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作者想要登上高处的愿望。
9. 纤翳不点青铜:纤翳,指细微的遮挡物。青铜,指铜镜。这里表示没有什么能够遮挡住明月。
10. 天高露冷: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
11. 九秋风:古人认为九月是秋天最冷的月份,因此称为"九秋风"。
12. 歌钟:指音乐。
13. 园攀琼树:琼树,指玉树。这里比喻美丽的园林景致。
14. 帘卷珠宫:珠宫,指华丽的宫殿。这里描述了豪华的庭院景象。
15. 算庾楼吟赏:庾楼,指南朝梁代庾信的楼台。这里表示诗人在此吟咏。
16. 多谢秦娥绝唱:秦娥,指秦始皇的女儿嬴娥。这里指代作者的诗歌创作。
17. 声声为、飘入云中:这句话表示作者的诗篇传遍了四海。
18. 留仙住:留仙,指仙人。这里表示希望美景永驻人间。
19. 莫教清影:清影,指月亮。这里表示不要让月亮消失。
20. 容易转梧桐:容易,指容易变化。梧桐,指秋意渐浓的景象。这里表示不要过早地让秋意到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尤其是夜景。“光拂星榆,轮高金掌”两句中,“星榆”指的是星星点点的榆树,而“金掌”则可能是指北斗七星或者类似的星座。这两句意味着夜空中星光闪烁,仿佛在轻轻拂过榆树。接下来,“暮烟飘尽澄空”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暮霭散尽后的天空景象,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下阕中,作者开始描写月亮和玉兔。“素娥幽恨,霜艳洗铅红”两句中的“素娥”即是对月亮的雅称,表达了月亮带给人的忧郁之感;而“洗铅红”则是形容月色的洁白无暇。接下来的“醉把摩云妙手,教纤翳、不点青铜”则是借用李白“举杯邀明月”的诗意,表达自己对月亮的向往和喜爱。之后的几句,则是对秋天景色的进一步描绘,特别是对风的特点进行了生动描述。
“歌钟。邀胜侣,园攀琼树,帘卷珠宫”这四句则写出了作者邀请知己共赴佳境的心情。他设想了一出优美的场景,在那里他们可以欣赏到美妙的音乐,共同享受这一美好的时光。之后的“算庾楼吟赏,今古应同。多谢秦娥绝唱,声声为、飘入云中。留仙住,莫教清影,容易转梧桐”则是对古人的怀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整首词以秋天景色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深秋夜晚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庭芳》是南宋诗人李吕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此时,李吕正处于中年时期,他曾任福建汀州府清流县尉、江西赣州府宁都县丞等职,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归隐。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外患频仍,人民生活困苦。李吕目睹了这一现实,他的诗歌多反映民间疾苦,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他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仁爱、和谐的社会理想。在《满庭芳》一词中,李吕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