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南康寄怀朱使君
过尽重湖复过山,阴凝忽变雪花团。
路迷曲折易成远,风助横斜巧送寒。
忆昨片帆离渡口,特烦千骑驻江干。
如今想在芙蓉观,独据胡床烂漫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渡过重重湖泊又翻过山脉,乌云凝聚突然变成了雪团。
道路迷离曲折容易迷失方向,风力助长枝桠巧妙地带来寒冷。
回想起昨天离开渡口的小船,特意请上千匹马在江边驻足。
现在想在芙蓉观景处,独自倚靠躺椅欣赏这漫天风雪的美景。
去完善
释义
1. 重湖:指长江与鄱阳湖之间的水域。这里代指经过的水域。
2. 南康:即南康府,位于江西省。
3. 朱使君:即朱熹,当时任南康知府。
4. 阴凝:天气阴冷凝结。
5. 雪花团:形容雪大如团。
6. 路迷曲折易成远:道路曲折难辨,容易使人觉得路程遥远。
7. 风助横斜巧送寒:风从侧面吹来,更增加了寒冷的感觉。
8. 片帆:单帆的小船。
9. 渡口:船只停泊、上下乘客的地方。
10. 特烦千骑驻江干:特意让一千骑兵驻扎在江边。
11. 芙蓉观:又名丽观堂,位于南康府的一处景点。
12. 独据胡床:独自坐在椅子或床上。
13. 烂漫看:随意观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吕在南康游历后写给朋友朱使君的。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经历了湖泊和山峦,天气从阴郁变得雪白一片。在迷茫的道路上,曲折的路程仿佛变得更远,而寒风却巧妙地传递着寒冷的滋味。回想起昨天扬帆离开渡口时,特意麻烦朋友们骑马来到江边。而现在在想象中,他们一起在芙蓉观里,独自倚靠在椅子上欣赏美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1168年左右。当时诗人李吕在南康(今江西赣州)任官,后来回到故乡后,怀念起在南康时的友人朱使君,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在当时的南宋时代,金兵南侵,局势动荡不安。朱使君作为地方官员,尽心尽力地治理百姓,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吕与朱使君在南康共事期间,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为国家前途担忧。
在诗歌创作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主战派和主和派斗争激烈。这种政治氛围对文人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文人都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关注国家命运。李吕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同样也关注着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疾苦。在这首诗中,他通过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传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