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鸱鸮嘲凤凰,飞鸣竞啾啾。
凤兮问彼鸮,见憎何因由。
我居在丹穴,下瑞暂来游。
梧桐与竹实,食息无外求。
尔本挟妖怪,隠身向阴幽。
所至兴祸事,觜爪藏戈矛。
昼伏作鼠态,白日照可羞。
臭腐适其愿,恶类自与俦。
志尚素不同,何殊风马牛。
嗟予月旦评,岂论汝劣优。
汝道自取薄,安得妄怨尤。
自古盗憎主,何异鸱辈流。
有如夫子圣,武叔非宿仇。
臧仓沮孟氏,岂为鲁君谋。
但当砺风节,汝自曲如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猫头鹰嘲笑凤凰,振翅乱叫。
凤凰诧异地问猫头鹰,为何遭厌?
凤凰住在这多彩之巢,偶尔来这里游玩。
它的食物是梧桐树籽和竹子果实,没有过多的要求。
而你,原本就是一个邪恶的妖怪,躲在阴暗的角落里。
你走到哪里就会带来灾祸,爪子和嘴巴都藏着武器。
白天像老鼠一样躲起来,暴露在阳光下只会感到羞愧。
腐臭的味道恰好符合你的胃口,你的同类也是同样的坏蛋。
我们的追求向来都不相同,就像马和牛无法相互理解。
所以,我不会评价你的优劣。
因为一切都是你自己选择的,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从古至今,盗贼总是憎恨主人,跟猫头鹰之辈没什么区别。
就像是孔子的圣明,公孙丑并非宿敌。
臧氏阻止孟子,难道是为了鲁国的君主吗?
所以你只需要磨砺自己的品行,自己自然会变得高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鸱鸮:鸟类的一属,生活在树上,以捕食昆虫和小动物为生,叫声嘈杂。这里用来比喻不良之人。
2.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和高贵。
3.丹穴:神话中凤凰居住的地方,寓意美好的境地。
4.瑞:吉祥的征兆。
5.梧桐:一种常见的树木,古人认为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
6.竹实:竹子所结的果实,古人认为凤凰喜欢吃这种果实。
7.食息:饮食休息的意思。
8.妖怪:此处指品行恶劣的人。
9.觜爪藏戈矛:形容这些人的狠毒手段。
10.白日照可羞:形容这些人行为卑鄙,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也难以见人。
11.臭腐:此处指肮脏的事物。
12.适其愿:满足他们的欲望。
13.恶类自与俦:意思是与那些品行恶劣的人为伍。
14.志尚:志向和喜好。
15.月旦评:古代品评人物的风俗,每月初一讨论人物的品行和能力。
16.薄:轻视。
17.盗憎主:坏人厌恶好人。
18.夫子:对老师的尊称。
19.武叔:人名,与诗中的“鸱鸮”相对照。
20.臧仓:人名,与诗中的“鸱鸮”相对照。
21.沮:破坏。
22.孟氏:指孟子。
23.鲁君:鲁国的国君。
24.风节:风操气节。
25.曲如钩:形容品格低下。
去完善
赏析
《古意》是南宋诗人李吕的一首寓言诗。在这首诗中,李吕通过凤凰与鸱鸮的对话,表达了他的价值观和对道德的看法。他讽刺了那些像鸱鸮一样的小人,他们嫉妒、嘲讽正直的人,但却不知自己的丑陋行径。而凤凰则象征着正直、高尚的品质,它不求名利,只想过着简单的生活。
首联以鸱鸮嘲笑凤凰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小人对君子的讽刺和攻击。接下来,凤凰反问鸱鸮为何被人厌恶,表明了自己的清白和无辜。然后,凤凰陈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强调自己并没有招惹任何人,也没有追求名利。
颔联到颈联,诗人通过对鸱鸮的描绘,揭示了它的丑陋面目。鸱鸮是邪恶的象征,它在阴暗处害人,心怀叵测。白天,它伪装成老鼠,隐藏自己的罪行;夜晚,它到处作恶,臭名昭著。然而,这样的恶类却仍然有一帮臭味相投的朋友。
在接下来的四句中,诗人明确表示凤凰和鸱鸮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因此,凤凰才不会去评价鸱鸮的好坏,因为它们本来就不是一类人。最后两句,诗人告诫鸱鸮,不要怪罪别人对你的厌恶,因为你的行为已经证明了你的品行。
尾联则以孔子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问题。诗人认为,就像孔子那样的圣人,也不会与像鸱鸮这样的人为敌,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宿怨。就像臧仓诋毁孟子的名声那样,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为君主出谋划策。所以,鸱鸮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曲如钩的品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意》是唐代诗人李吕所创作的五言律诗,全诗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和孤独的心境,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中期,此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而李吕作为唐朝的一位文人,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这使得他深感怀才不遇的落寞,同时也使他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学创作。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文人墨客们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感悟。李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对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