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迳
栽培护灵根,夹道若车盖。
坐待八千岁,俨立风雨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培养并守护根基,犹如车篷覆盖在两侧道路。安坐在此,静候八千年时光流逝,依然屹立在风雨之外。
去完善
释义
1. 椿:这里指香椿树。
2. 迳:同“径”,小路。
3. 栽培:栽种培育。
4. 灵根:神木的根部,这里比喻香椿树的根基。
5. 夹道:在路两旁。
6. 若车盖:如同车盖一样,形容树木高大繁茂。
7. 八千岁:古人认为香椿树寿命极长,有八千年的说法。
8. 俨立:庄重的站立,这里形容香椿树在风雨中坚定不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为《椿迳》,作者是南宋诗人李吕。“椿”在诗中指代香椿树,是一种长寿之树,在中国文化中有吉祥的寓意。整首诗通过描绘香椿树的种植、生长以及耐风耐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于长寿、坚守与坚韧的精神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首句“栽培护灵根,夹道若车盖”,描述了诗人精心栽培并保护香椿树的情景。在这里,“灵根”是灵魂、生命力的象征,而“夹道”则突显出香椿树的蓬勃生机。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接下来的“坐待八千岁,俨立风雨外”,形象地描绘了香椿树沉稳坚韧的形象。这里,“八千岁”是夸张的说法,表示极其漫长的时间,意味着树木长寿;“俨立风雨外”展示了香椿树能够傲然面对自然界的风风雨雨。这句话寓含着希望人们像香椿树一样,能够在艰苦环境中保持坚强、坚忍不拔的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香椿树的形象,通过对香椿树的赞颂,传达了作者对于长寿、坚守和坚韧精神品质的渴望与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椿迳》是南宋诗人李吕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中期。在这一年里,李吕作为士人阶层的代表,参与了科举考试并成功中举。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金国南侵后的动荡之中。金兵入侵使得国家疆土破碎,人民生活困苦。在此背景下,许多士人纷纷投身抗金事业,力求恢复国土。李吕也不例外,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尽一份力。
此外,李吕生活的时代,理学思想盛行。这种哲学流派强调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理念。这些观念对李吕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其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浓郁的爱国情怀和正义感。
在这首诗《椿迳》中,李吕通过对椿树的描绘,表达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祖国未来的期许。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