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白集
吾宗老太白,俊逸自幼年。
学成喜任侠,长剑辞三川。
无心驯鸟雀,急义散金钱。
曳裾半天下,所至惊四筵。
笔阵扫强敌,诗情快涌泉。
一朝见贺监,荐鹗君王前。
金马得供奉,酒徒同醉眠。
从驾方连召,扶头得十篇。
奴视高力士,风期鲁仲连。
青蝇工点玉,锦袍棹回船。
自谓天地臣,浪称平地仙。
志大虽难揜,身危幸保全。
江陵欲难作,彭泽见几先。
仍喜宫词句,浑如讽谏篇。
至今读青史,终始无间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的祖先李白,从小就英俊飘逸。
学业有成后热爱行侠仗义,手持长剑告别故乡。
没有心思去驯化鸟雀,却为了正义慷慨解囊。
穿着华丽的衣裳周游各地,所到之处无不令人惊讶。
挥毫成诗,扫清强敌;诗意如泉涌,畅快淋漓。
一日拜见唐玄宗,在君王面前推荐自己。
在宫廷中担任供奉官,与酒友同醉共眠。
随驾出行,时刻准备献上佳篇。
藐视权贵高力士,满怀豪情像古代贤者。
擅长鉴赏才子佳人,如同乘坐锦绣游船。
自认为天地间的臣子,却随意自称仙人。
尽管壮志难掩,身处险境却能幸运保全。
江陵危机四伏,彭泽却已看出端倪。
仍然喜欢那些宫词名句,犹如劝谏篇章一般犀利。
如今重读历史书,始终感觉那一段毫无破绽。
去完善
释义
吾宗老太白:吾宗,表示李白与我同为唐朝人;老太白,对李白的敬称,借指李白之诗才犹如太白金星般出众。
学成喜任侠:任侠,游侠行为,这里形容李白年少时的豪放性格。
长剑辞三川:长剑,古代文士佩戴的长剑,这里象征远游;三川,古地区名,这里代指巴蜀之地,李白家乡所在地。
无心驯鸟雀:形容李白不喜爱闲逸的生活,与驯养鸟类为伴的隐逸生活不感兴趣。
急义散金钱:急义,仗义疏财,为正义事业慷慨解囊;散金钱,将钱财分发给需要帮助的人。
曳裾半天下:曳裾,形容官员穿戴朝服的样子;半天下,形容李白在当时社会地位崇高,名声显赫。
所至惊四筵:四筵,四方来宾,形容李白无论到哪里都引起人们的赞叹和喝彩。
笔阵扫强敌:笔阵,指文学领域的对手;扫强敌,以诗文击败强大的竞争对手。
诗情快涌泉:快涌泉,形容李白写诗的才情犹如泉涌一般源源不断。
一朝见贺监:贺监,指唐玄宗时期的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贺知章;这句话意思是李白得到贺知章的赏识。
荐鹗君王前:荐鹗,推荐良才;这句话意思是指贺知章向唐玄宗推荐李白。
金马得供奉:金马,汉代的宫廷文学侍从;供奉,唐代供职于翰林院的文人;这句话意思是李白得到了翰林供奉的职位。
酒徒同醉眠:形容李白爱好饮酒,经常与朋友一起酣饮。
从驾方连召:从驾,跟随皇帝出行;连召,多次被征召;这句话意思是李白经常被皇帝征召陪同出巡。
扶头得十篇:扶头,形容李白喝酒后的头痛感觉;十篇,指的是李白写的诗;这句话意思是李白在喝醉酒后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奴视高力士:高力士,唐玄宗时期的大宦官;这句话意思是李白鄙视权臣高力士。
风期鲁仲连:风期,风度、品格;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的爱国勇士;这句话意思是李白具有像鲁仲连一样的风度和品质。
青蝇工点玉:青蝇,苍蝇的一种,这里用来比喻小人;工点玉,巧妙地点评他人作品;这句话意思是李白善于巧妙地批评小人的作品。
锦袍棹回船:锦袍,华丽的官服;棹回船,驾驶船只返航;这句话意思是李白在朝廷任职期间,凭借自己的才华赢得了华美的官服。
自谓天地臣:天地臣,天地的臣民,指代万物生灵;这句话意思是李白认为自己是万物生灵的一员,与天地同在。
浪称平地仙:浪称,随意地称呼;平地仙,普通的仙人,这里指李白认为自己虽然是凡人,却有着超凡的智慧和才能。
志大虽难掩:志大,远大志向;难掩,难以掩盖;这句话意思是李白虽然有着远大的志向,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人格魅力。
身危幸保全:身危,生命受到威胁;幸保全,侥幸得以保全;这句话意思是李白虽然在生活中曾多次遭遇险境,但最终还是侥幸地保住了性命。
江陵欲难作:江陵,指江陵府,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欲难作,指李白的政敌试图陷害他;这句话意思是李白在江陵府任职时,遭到了政敌的陷害。
彭泽见几先:彭泽,指彭泽县,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见几先,指李白预见到了即将发生的事情;这句话意思是李白在彭泽县任职时,预见到了即将发生的危机并提前做好了准备。
仍喜宫词句:宫词,宫廷诗词;这句话意思是李白非常喜欢自己创作的宫廷诗词。
浑如讽谏篇:浑如,完全就像;讽谏篇,讽刺劝谏的文章;这句话意思是李白的宫词就像是一篇篇讽刺劝谏的文章。
至今读青史:青史,史书,这里特指《旧唐书》和《新唐书》;这句话意思是直到今天,人们还在阅读记载李白事迹的史书。
终始无间然:终始,从头到尾;无间然,没有争议;这句话意思是李白的生平事迹从头到尾都没有争议。
去完善
赏析
《读太白集》是一首描绘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及其作品的诗。全诗通过对李白少年时的才情、任侠事迹、文学成就以及人生遭遇的描述,展现了李白潇洒不羁的形象和诗篇独具的魅力。
“吾宗老太白,俊逸自幼年”表现了李白自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文采和潇洒的气质。而其“学成喜任侠,长剑辞三川”则揭示了李白性格中豪放的一面,他热衷于行侠仗义,一柄长剑辞别故乡,遨游四方。
接着,“无心驯鸟雀,急义散金钱”表达了李白不拘小节、慷慨好施的个性特征。在他的世界中,救助弱小与培养人才比积攒财富更重要。随后的“曳裾半天下,所至惊四筵”形象地描绘了李白行走江湖时,那些被他才华和激情所震撼的人们。
关于李白在诗歌上的成就,诗人用“笔阵扫强敌,诗情快涌泉”来形容。他的诗篇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战场和山水之中,感受那份豪情与激情。同时,李白也因自己的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成为皇宫中的一员,并与其他文人一起饮酒作诗。
然而,李白虽有惊世之才,但命运多舛,他曾与皇帝身边的宦官发生冲突,无奈离开京城。随后,李白又因自己的政治眼光敏锐,离开了江陵这个是非之地。虽然遭遇挫折,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道义。
最后,诗人以“至今读青史,终始无间然”来表达对李白及他的作品的高度评价。这首作品不仅生动地刻画了李白的形象,同时也展示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975年左右的五代十国时期,李吕写下了这首名为《读太白集》的诗歌。这一时期的中华大地,战乱频发,政权更迭频繁。此时的诗人李吕曾受到过波折与坎坷的磨难,但凭借着坚毅的性格和对诗歌的热爱,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李吕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的时期。然而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激发了他的诗歌创作热情,使他更加深入地挖掘内心的情感世界,从而创作出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他深知“文章憎命达”的道理,但他仍然坚定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用自己的才华和笔墨书写出时代的波澜起伏。
在这首《读太白集》中,李吕以李白的诗作为蓝本,通过对李白诗歌的研读,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思考。他以豪放的诗句表达了对李白浪漫主义精神的敬意,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坚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李吕在苦难中的挣扎与坚持,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