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玉楼春

标题包含
玉楼春
沈吟不语晴窗畔。小字银钩题欲遍。云情散乱未成篇,花骨敧斜终带软。 重重说尽情和怨。珍重提携常在眼。暂时得近玉纤纤,翻羡缕金红象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邴,字汉老,号云龛,山东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北宋时期。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以诗、词闻名于当时。 李邴在少年时期就已经表现出过人的才情,17岁时开始向科举之路迈进。据...查看更多
忧桑的河豚线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一年的时光流转,莲花漏已经快要走到尽头;在翠绿的井边,冰封的美酒正等待着被唤醒。
忧桑的河豚线
去完善
释义
《玉楼春》:这是一首词牌名。 李邴:宋朝文学家,字汉老,号云龛居士。 一年适尽莲花漏:“一年适尽”是指一年的时间快要结束了。“莲花漏”是一种古代的计时器,形状像莲花,通过水滴来记录时间。 翠井屠苏沈冻酒:“翠井”指绿色的井水,这里可能是指一种象征意义,代表着春天的生机。“屠苏”是一种古代的酒名,也被称为屠苏酒。“沈冻酒”是将冰冻的酒沉入井水中,使酒的温度降低,口感更佳。
忧桑的河豚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新年景象的古诗。“一年适尽莲花漏”表达了新年的到来,“翠井屠苏沈冻酒”则描绘了人们欢庆新年的场景。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新年画面,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忧桑的河豚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楼春》是南宋诗人李邴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4年,当时南宋政权已经建立了一段时间,但国家的形势仍然动荡不安。在这个时期,李邴担任了临安府知府,负责管理京城临安的事务。 在担任这个职务期间,李邴亲眼目睹了南宋朝廷的腐败和民众的疾苦。他对于国家的前途感到忧虑,同时也对自己的仕途产生了怀疑。在这种心境下,他创作了这首《玉楼春》。 词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富贵如云的感慨,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这既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也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情感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因此这首词也成为了南宋时期脍炙人口的名篇。
忧桑的河豚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