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上元)
帝城三五。灯光花市盈路。天街游处。此时方信,凤阙都民,奢毕豪富。纱笼才过处。喝道转身,一壁小来且住。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
东来西往谁家女。买玉梅争戴,缓步香风度。北观南顾。见画烛影里,神仙无数。引人魂似醉,不如趁早,步月归去。这一双情眼,怎生禁得,许多胡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皇城的正月十五,灯火辉煌的市集上人来人往。在宽阔的街道上游逛时,此刻才真正相信,皇宫里的平民生活是多么奢侈豪华。在刚刚过去的纱笼后面,听令转身,一路小跑来到此间稍作停留。看到许多才子佳人,携手并肩低声细语。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这是谁家的女儿。她们争相购买玉梅佩戴,步履轻盈而香气四溢。向北望向南顾,只见烛光映照下,如同神仙一样的美人儿数不胜数。她们的眼神如痴如醉,与其如此,不如趁早趁月色而归。这双多情之眼,又如何经得起这般热切的注视呢?

去完善
释义
1. 帝城:指京城,此处指长安。
2. 三五: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3. 花市:繁华的街市。
4. 天街:指京城的街道。
5. 凤阙:宫殿的美称。
6. 纱笼:指骑马游逛的人。
7. 喝道:古代官员出行时随从大声叫喊以警示行人避让。
8. 才子艳质:才子佳人。
9. 北观南顾:指四处张望。
10. 步月:赏月。
11. 情眼:多情的眼神。
12. 胡觑:乱看;东张西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女冠子》描绘了元宵夜盛大的灯会场景。“帝城三五。灯光花市盈路。”开篇便借元宵佳节的璀璨灯火和繁华盛景,展现出了宋代都市的繁华风貌。同时,“凤阙都民,奢毕豪富”也揭示了当时百姓的富裕生活。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在灯会上展示的风采。她们或是“买玉梅争戴,缓步香风度”,或是与才子一同“携手并肩低语”。这些美丽的女子在诗人的笔下宛如仙子下凡,令人陶醉。
最后,诗人感慨道:“这一双情眼,怎生禁得,许多胡觑。”面对这如诗如画的景象,人们不禁眼花缭乱,感叹不已。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代灯会的盛况,还表现出作者对生活、对女性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女冠子·上元》是宋代诗人李邴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在创作此诗时,李邴已是晚年,但他仍坚守气节,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这首诗以浓厚的感情抒发了他在元宵节之夜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女性朋友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在那个动荡的时期,国家政治腐败,金兵南下,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即使是这样的环境下,元宵佳节依然成为了人们祈求平安、寄托哀思的重要时刻。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邴借《女冠子(上元)》表达了内心深沉的感伤,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