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马竹冈
竹冈先生一世贤,如何断我百十弦。
苦哉几枕黄鹤梦,天风吹到吴江边。
先生手提绿玉鞭,跨馿与我说去年。
梦中记得去年别,缚鸡提酒送上船。
明年奇章观前泊,捩手烹鸡持酒酌。
饱歌醉舞插梅花,几夜月中记说著。
谁知相逢刘太史,拭目云烟新落纸。
便从太史使之年,恁时祗谓黄河底。
书生欢喜斯文寿,嘱下楚云楼上酒。
菊花九日是明朝,遥望长眉三稽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竹冈先生一世英,何故斩断我琴弦。
苦矣辗转好梦碎,风起直抵江南岸。
先生手握青藤杖,曾骑驴儿话当年。
梦中依稀去年别,手提鸡酒赠归船。
待到来年奇章亭,忙取酒水忙备宴。
尽情歌舞赏梅花,数夜月下笑谈间。
未曾料得遇刘郎,细瞧笔墨见新篇。
恰在此人使者时,谁料已是河水清。
书生高兴论文章,订下楚云楼上酒。
九日菊花待明日,遥祝长寿敬三杯。
去完善
释义
1. 寄马竹冈:这首诗是作者张埴写给他的朋友竹冈先生的,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竹冈先生:指竹冈,这里用作尊称。
3. 一世贤:一生都是贤能的人。
4. 断我百十弦:折断我的琴弦,这里比喻失去了朋友的陪伴。
5. 黄鹤梦:黄鹤楼的梦,这里指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6. 吴江边:长江下游的吴地,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7. 绿玉鞭:绿色的玉制马鞭,这里用来形容竹冈先生的潇洒风度。
8. 跨馿:骑在驴上,这里用来描绘竹冈先生的形象。
9. 去年别:去年与竹冈先生分别的时候。
10. 缚鸡提酒:拿着鸡和酒,这里用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
11. 奇章观前泊:在奇章观前的码头停泊,这里指他们在奇章观前的相聚。
12. 捩手烹鸡:用手扭动鸡来烹饪,这里用来形容他们的豪爽和热情。
13. 饱歌醉舞:尽情地唱歌跳舞,这里用来描述他们的欢乐时光。
14. 插梅花:把梅花插在头上,这里用来描绘他们的雅兴。
15. 月中记说著:在月光下记录下他们的故事。
16. 刘太史:指刘太史,这里用来称赞竹冈先生的才学。
17. 拭目云烟新落纸:用新的纸张记录下了他们的故事。
18. 太史使之年:担任太史使者的时候。
19. 黄河底:黄河的水底,这里用来形容他们之间的感情深厚。
20. 书生欢喜斯文寿:读书人喜欢这种文人的快乐生活。
21. 楚云楼:楚地的云楼,这里用来形容他们欢聚的地方。
22. 菊花九日:重阳节,这里用来表示他们对未来的期待。
23. 长眉三稽首:长长的眉毛,这里是形容竹冈先生的形象。
24. 三稽首:三次鞠躬,这里用来表达对友人的尊敬和感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用丰富的意象描绘出寄马竹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竹冈先生的敬重和怀念之情。诗中的“百十弦”、“黄鹤楼”、“吴江边”等词句都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首联写竹冈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对诗人的关爱;颔联通过描绘梦境,表达对竹冈先生的思念之情;颈联以生动的细节展示过去的美好时光;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在重逢之际的喜悦和对友人的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马竹冈》是南宋诗人张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在这个时期,南宋社会矛盾尖锐,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在这样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张埴仍然保持了一颗坚韧不拔的心,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创作这首《寄马竹冈》时,张埴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曾经担任临安府通判,但由于性格刚直,不被权贵所容,最终被贬为庶民。尽管如此,张埴并未因此而消沉,他依然保持了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将生活的磨难化作创作的灵感。在这首诗中,他以马竹冈为喻,表达了对朋友们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在南宋时期,虽然政治腐败,但文人墨客们仍然坚守着他们的信仰,用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张埴的这首《寄马竹冈》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即使在艰难的岁月里,也要勇敢地追求理想,热爱生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