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日西园 其一

标题包含
秋日西园 其一
日月更代显,光华难并留。 昔人尚行乐,俯仰无暂休。 平居得君子,出处常相求。 良辰援余臂,共作西园游。 极目瞰平野,缅然见苍洲。 千林澹霁色,万韵生凉秋。 露华漙菊英,蔼蔼香可揉。 参差间畦垅,芋栗森相俦。 绿蔓无芳姿,碧花茂牵牛。 低回瞩篱落,树影环清流。 赏物志已谐,何用登蓬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道潜,俗姓王,字道潜,号参寥子,北宋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杭州,自幼出家为僧,后来成为苏轼的好友。 释道潜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对佛学、诗词、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日月更迭交替,光辉难以并存。 古人注重及时行乐,无论何时都不肯稍歇。 平常日子有贤者相伴,出入之间互相寻求。 美好的时光里,我们挽着手臂,共同在西园游玩。 举目远望开阔的原野,隐约可见那边的苍茫绿洲。 千重树林沐浴在雨后晴天的光线下,秋天的凉意流淌在万千韵致中。 菊花上的露珠闪烁着光芒,香气浓郁沁人心脾。 田园间的菜园子错落有致,芋头栗子郁郁葱葱。 绿色的藤蔓没有华丽的花朵,却盛开着美丽的牵牛花。 徘徊在小篱笆旁,绿树倒映在清清的溪水中。 欣赏这眼前的美景,已经心满意足,又何必一定要去蓬莱仙境呢?
去完善
释义
1. 西园:这里指位于长江南岸的一座园林,为诗人的朋友李公择所建。 2. 难并留:难以同时留存。 3. 尚:注重。 4. 俯仰:形容时间短促。 5. 平居:平时。 6. 出处:出仕与归隐。 7. 援:拉。 8. 瞰:俯瞰。 9. 缅然:遥远的样子。 10. 苍洲:青翠的小洲。 11. 千林:许多树林。 12. 澹:淡薄。 13. 霁色:雨后天晴的颜色。 14. 万韵:各种声音。 15. 凉秋:凉爽的秋天。 16. 露华:露水。 17. 漙:露水盛多的样子。 18. 菊英:菊花。 19. 蔼蔼:香气浓郁的样子。 20. 参差:高低不齐。 21. 畦垅:田埂。 22. 芋栗:芋头和栗子。 23. 森:密集。 24. 相俦:相伴。 25. 绿蔓:绿色的藤蔓。 26. 芳姿:美好的姿态。 27. 碧花:蓝色的花朵。 28. 茂:繁茂。 29. 牵牛:牵牛花。 30. 低回:徘徊。 31. 树影:树荫。 32. 环:环绕。 33. 清流:清澈的流水。 34. 赏物:欣赏自然景物。 35. 志已谐:心情愉悦。 36. 何用:何必。 37. 蓬丘:蓬莱仙山,这里借指仙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秋日西园”,诗人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与田园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宽广的胸怀和与友人共享欢乐的时光。 首联以日月交替为喻,表达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唯有抓住当下,珍惜时间,才能留住美好。接下来的颔联则是强调人生的短暂,应该及时行乐,不要虚度光阴。而颈联则转到了友谊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志同道合的朋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平野、苍洲、树林、露珠、菊花等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中隐含的诗人的思想情感也愈发丰富。在画面之间,诗人穿插了与友人的互动,使得诗歌更富有生活气息。 尾联则呼应了开篇,表明自己对于这样的生活已经非常满足,不需要再追求神仙般的生活。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是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亲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秋日西园 其一》是北宋时期释道潜的一首著名诗篇。释道潜(公元1043-1106年)是北宋著名诗僧、书画家,字宾友,号参寥子。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00年左右,即北宋晚期。 在这一时期,释道潜的生活颇为坎坷。他曾为苏轼的挚友,因为与苏轼的关系而被卷入政治风波。后来,他因牵连“乌台诗案”被贬谪至江南一带。在流放期间,释道潜依然坚持诗歌创作,以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崛起,文学创作逐渐繁荣;另一方面,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等现象严重,政治腐败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释道潜等诗人开始关注社会现实,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