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岩各景 朝阳岩
烟磴入风路,欹危转深冥。
通明忽到眼,石自太古青。
仙人故台在,何处乘云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沿着烟雾弥漫的小径走进风中,渐渐地步入幽深之地。突然间明亮起来,石头如史前般古老而青青。古老的神仙遗址犹在,他们到底在哪驾着祥云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灵岩各景:本诗的题目,意为“书写各个景点的灵岩”。
2. 朝阳岩:一个景点的名称,位于湖南郴州。
3. 元勋:本诗的作者,元朝的官员。
4. 烟磴(dìng):烟雾笼罩的小路。
5. 入风路:进入风口的地方。
6. 欹危(qī wēi):倾斜危险的地方。
7. 深冥:深邃昏暗的环境。
8. 通明:明亮的光线。
9. 石自太古青:石头从远古时代就存在。
10. 仙人故台:传说中的神仙曾经居住的地方。
11. 何处乘云骈:神仙乘坐云彩离去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题灵岩各景 朝阳岩》这首诗描绘了朝阳岩的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岩石、仙人和风路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意境。诗句中的“烟磴入风路”形象地描述了进入朝阳岩的路径,仿佛在云雾中穿行;“欹危转深冥”则展现了朝阳岩的险峻和深邃,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魅力。接下来的“通明忽到眼,石自太古青”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朝阳岩的赞美,那古老的石头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最后两句“仙人故台在,何处乘云骈”则带给人无尽的遐想,似乎在暗示着仙人曾经在此停留过,如今他们又在哪里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令人陶醉于其中,流连忘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灵岩各景 朝阳岩》是明朝诗人杨慎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540年前后,正值明朝嘉靖年间。此时的杨慎因直言劝谏皇帝而被贬为庶民,流放至云南,历经了长达三十五年的谪戍生涯。
在这一时期,杨慎身处边陲之地,生活艰苦,但并未消磨他的志气。他寄情于山水诗画之间,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因此,在这首《题灵岩各景 朝阳岩》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此外,这一时期的明朝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百姓疾苦、外患频仍。然而,杨慎虽然远离庙堂,但他的心却始终关心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也体现在了他的诗歌之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