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
老藤支我步湖滣,借与晴光一欠伸。
杨柳得春青眼旧,山峦留雪白头新。
铁琅珰语寻斋钵,银鱍剌肥收钓缗。
有两黄冠共棋局,相携便作所欢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树支撑我在湖边漫步,借着阳光打个哈欠伸展一下。
春天里的杨柳焕发新绿,山间的积雪留下新的痕迹。
铁质的铃铛寻找斋饭,银鱼肥硕忙着收回钓线。
两位道士对弈棋盘,相伴而行为彼此带来欢乐。
去完善
释义
《湖上》是南宋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描绘湖光山色的诗。以下是注释:
1. 湖漘(chún):湖滨。
2. 借与:给予,提供。
3. 晴光:阳光,晴朗的天空。
4. 欠伸:身体的舒展动作。
5. 杨柳得春青眼旧:杨柳在春天里发青生长,好像眼睛重新焕发生机。
6. 山峦留雪白头新:山顶上的积雪像是新的白发。
7. 铁琅璫语寻斋钵:铁琅璫指寺庙里的钟鸣声,寻斋钵指僧人化缘。
8. 银鱍剌肥收钓缗:银鱍剌形容鱼儿在水面跳跃,钓缗指钓鱼的绳子。
9. 黄冠:道士的别称。
10. 相携便作所欢人:指的是两位道士互相陪伴,一同享受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边漫步时所见的美好景致以及感受到的宁静气氛。首句“老藤支我步湖滣”以老藤为喻,象征诗人老练、沉稳的气质;次句“借与晴光一欠伸”则表现了诗人沐浴在阳光下,享受大自然恩赐的舒适与宁静。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杨柳和山峦的形象,通过春天的翠绿和雪后的洁白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接着的两句“铁琅珰语寻斋钵,银鱍剌肥收钓缗”则是诗人对于生活乐趣的追求,强调了精神追求与物质需求的平衡。最后两句“有两黄冠共棋局,相携便作所欢人”表达了诗人在如此美景中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喜悦心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上》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此时正值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人墨客流连于江南美景之中。
方岳,字巨山,自号观斋,徽州祁门(今属安徽)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长大后游历四方,结交名士。然而,他在科举道路上屡试不第,直到晚年才中进士,出任地方官吏。这一时期,他的人生际遇可谓跌宕起伏,既有怀才不遇的愤懑,又有对美好自然的眷恋。
在方岳生活的时代,南宋政权已经稳定下来,但由于北方疆土被金国侵占,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百姓生活在战乱与和平交织的环境中。江南地区由于远离战争,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文人士大夫喜爱的游览胜地。诗中的“湖上”指的是杭州西湖,作为江南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欣赏湖光山色、品茗赋诗。
方岳在游历江南时,目睹了西湖的美景,感叹世事如梦,写下了这首《湖上》。诗中通过对湖上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才华横溢、执着追求的文人形象,以及当时江南地区繁荣富饶、文化兴盛的时代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