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枕峰寺怀舅氏有作

标题包含
宿枕峰寺怀舅氏有作
野竹有慈性,丛生不相离。 永怀寒泉感,昨与渭阳期。 寺阁共秋晚,山云独移时。 尚想谈论闲,丹颧映雪髭。 气豪机事少,所嗜平生诗。 起居今何如,会合渺难知。 霜清雁荡骨,春蔼天台姿。 混融入老笔,远寄江湖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田野中的竹子具有慈悲的特性,它们紧紧相依地生长在一起。 它们永远怀着对寒冷的泉水的感觉,就像昨天和渭水西边的友人相约。 寺庙的楼阁在秋天傍晚时分显得更加宁静,山间的云彩独自移动着。 我还会想起闲暇时的谈话,满脸通红的脸庞映照出白雪般的胡须。 他的气势豪迈且心机很少,他一生热爱诗歌。 他现在过得怎么样?我们什么时候能再次相见?这些都难以知道。 寒冷下雁荡山的壮丽景色,春天里天台的柔美风光。 这些美景融合在他的笔下,他用这些作品寄托他对江湖生活的思念。
去完善
释义
1. 宿:过夜,住宿。 2. 枕峰寺:寺庙名,具体所指不详。 3. 怀:怀念,思念。 4. 舅氏:指母亲的兄弟或父亲的姊妹的丈夫。 5. 有作:有所创作,这里指写诗。 6. 野竹:野生竹子。 7. 慈性:慈爱之心。 8. 相离:相互分离。 9. 永怀:长久怀念。 10. 寒泉感:用寒泉之冷暖比喻亲情。 11. 渭阳期:渭阳,地名,指陕西关中地区;期,约定,期待。 12. 寺阁:寺庙的楼阁。 13. 秋晚:秋天的傍晚。 14. 山云:山间的云雾。 15. 独移时:独自飘移不定。 16. 尚想:还想,仍然想念。 17. 谈论闲:闲暇时的交谈。 18. 丹颧:红色的颧骨,形容面色红润。 19. 雪髭:白胡子。 20. 气豪:气质豪放。 21. 机事少:心机琐事不多。 22. 所嗜:所喜爱的东西。 23. 平生诗:平生的诗歌作品。 24. 起居:日常起居,生活状况。 25. 会合:相聚,重逢。 26. 霜清:霜天清新。 27. 雁荡骨:雁荡山的风骨。 28. 春蔼:春天的云雾。 29. 天台姿:天台山的风光。 30. 混入:混合融入。 31. 老笔:老年时的文笔。 32. 江湖思:对江湖生活的思念。
去完善
赏析
《宿枕峰寺怀舅氏有作》是一首抒情写意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枕峰寺的景色和怀恋舅舅的情感,表达了亲情、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在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元素,巧妙地将其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艺术氛围。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景物变化,使得诗篇更具有层次感和深度。此外,诗人通过对舅舅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热爱,表达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枕峰寺怀舅氏有作》是南宋诗人赵汝譡在淳熙十四年(1187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一年,赵汝譡三十八岁,任福建提举常平茶盐公事,闲暇之余游览了位于武夷山下的枕峰寺。 在这段时间里,赵汝譡的生活相对安稳。他在南宋官场任职多年,曾因荐贤有功而受到皇帝的嘉奖。然而,他也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挣扎过,曾在一次科场舞弊案中被牵连,差点丢了官职。因此,他对人生命运的变幻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赵汝譡生活的时期,南宋正处于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虽然北方领土丧失,但在南方,南宋政府积极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推动对外贸易,使得国家实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纷纷出游,吟咏山水,抒发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