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郊行

标题包含
郊行
百花只被一晴催,一出郊行花尽开。 携杖奚奴趁先去,路迷青草却回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元杰(1194年-1245年),字仁伯,号梅野,浙江龙泉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与陆游、杨万里等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徐元杰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所有的花朵似乎都被晴朗的天空所催促,一到郊外,它们就竞相开放了。我带着拐杖和书童先走一步,结果在草地上迷路了,最后还是回来了。
去完善
释义
1. 百花:指各种花卉。 2. 一晴:指一次晴天。 3. 被:表被动,被阳光催促开放。 4. 催:促使、加快。 5. 出郊行:离开城市到郊区行走。 6. 尽:全部。 7. 携杖:拿着拐杖。 8. 奚奴:古代奴隶的一种,此处指随从或仆人。 9. 趁先:提前走。 10. 路迷:迷路。 11. 青草:绿地。
去完善
赏析
《郊行》是南宋诗人徐元杰的一首描绘春日出游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明快的色调,展现了一幅春日郊外踏青的画面。 诗的开头两句“百花只被一晴催,一出郊行花尽开”,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这里的“一晴催”指春天阳光的照射,使得百花盛开。“一出郊行花尽开”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出游时看到的繁华春色。 接下来的两句“携杖奚奴趁先去,路迷青草却回来”,描绘了诗人带着拐杖和仆人在草地上迷失方向的场景。这里,诗人用“奚奴趁先去”表现了出游的兴奋之情,而“路迷青草却回来”则展示了他迷失在春景之中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诗人出游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一种思考,即人们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过于专注而迷失方向,但只要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郊行》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徐元杰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197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分裂,战乱频发,社会矛盾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元杰深感民间疾苦,因此他的诗歌多关注民生问题,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愿望。 徐元杰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不满官场腐败,辞官回乡。这一经历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也为他创作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郊行》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风光,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民生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