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瓦声初听响疏疏,顷刻庭除百斛珠。
寒雀不知来啄米,群鸡粥粥亦相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初闻屋瓦之声显得稀疏,瞬间庭院里如洒满百斛明珠。
寒冷的麻雀觅食而来,群鸡们相互呼唤着如同粥粥一般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雪》是南宋诗人徐元杰创作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下面是诗句的注释:
1. 瓦声:指的是雪落下的声音。
2. 初听:刚开始听到。
3. 响疏疏:形容雪落的声音稀疏。
4. 顷刻:很快的时间。
5. 庭除:庭院。
6. 百斛珠:形容雪花如同珍珠般璀璨。
7. 寒雀:寒冷天气里的麻雀。
8. 来啄米:指麻雀来吃粮食。
9. 群鸡:一群鸡。
10. 粥粥:鸡吃食时发出的声音。
11. 相呼:互相叫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花飘落的美景,诗人以“瓦声初听响疏疏”起笔,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细微声音,接着用“顷刻庭除百斛珠”来形容雪花的轻盈和美丽。接下来,诗人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寒雀不知天已降雪,来啄米时却发现有雪花覆于米粒之上;而群鸡则仿佛也感受到了雪景的奇美,纷纷叫唤起来。此诗通过对自然界动植物反应的描绘,表现了雪之美、之趣,以及对大自然神奇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徐元杰的《雪》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古诗。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是诗人徐元杰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悟。
在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时常受到北方金国的侵扰,政治动荡不安。尽管如此,江南仍然保持著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艺术氛围,尤其在文学诗歌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徐元杰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的诗才横溢,年轻时便已成名。然而在那个时代,个人的才华和努力往往难以左右历史的大势。尽管身处战乱之中,他依然能够以冷静的心态观察世界,用心体验生活中细微的美好,例如冬日里的雪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