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巧

标题包含
大巧
大巧工夫本不全,清光凿破未教圆。 岂无妙补苍穹手,修满冰轮送上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元杰(1194年-1245年),字仁伯,号梅野,浙江龙泉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与陆游、杨万里等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徐元杰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高超技艺并非十全十美,仍需努力打磨; 满天星辰待我仔细雕琢,让它们熠熠生辉。
去完善
释义
大巧:指技艺高妙,此诗以月喻人,称赞对方的才情。 工夫:本指工作、作事;这里意为技艺、本事。 全:完美、完善。 清光:明亮的月光。 凿破:形容事物由不完美变得完美。 未教圆:“未教”意为“尚未教导”;“圆”指圆满、完整。这里表达了诗人相信对方有更大的潜力,未来的成就将会更加辉煌。 妙补苍穹手:称赞对方有能力弥补不足之处。苍穹,天空;手,才能。 修满:修复完善。 冰轮:指明月,古人常以月亮比喻美好的事物。 天上天:天上的明月。
去完善
赏析
《大巧》这首诗,以“大巧”为标题,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人类在制作工艺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智慧与技艺。诗人徐元杰以其独特的观察和表达方式,展现了人类巧夺天工的能力以及对完美的不懈追求。 首句“大巧工夫本不全”,表达了作者对完美工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观念:再精巧的作品,也总有不完美的地方。这句诗让人深思:人们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是否真的能达到尽善尽美?还是说,正是因为这种不完美,才使得艺术品更加真实,更富有生活气息? 紧接着,第二句“清光凿破未教圆”,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出艺术品的不完美之处。这里的“清光”指的是工艺品的光泽,而“未教圆”则表示光泽并不完美。这句诗暗示了艺术家们为了让作品更加真实,甚至有意让它们带有一些瑕疵,从而呈现出更加真实的质感。 第三句“岂无妙补苍穹手”,意味着并非没有能够修补这些不完美之处的高手。这里提到的“妙补苍穹手”是指那些具有高超技艺的工匠,他们有能力修复这些不完美的部分,使之趋近于完美。这句话展示了人们对艺术的敬仰和对卓越技艺的追求。 最后一句“修满冰轮送上天”,是对完美作品的向往和期待。诗人将人们心中理想的完美艺术品比作天空中的明月,寓意着只有在付出努力和智慧之后,才能够制作出如同皓月般明亮的完美工艺品。 整体来看,《大巧》这首诗通过对艺术品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思考,引导读者去理解艺术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同时,诗歌还表达了人类对于精湛技艺和完美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人感受到了创作者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敬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巧》是南宋诗人徐元杰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宁宗时期(公元1194年-1224年),这一时期正是南宋朝政腐败、战乱频发之时,这也为诗人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徐元杰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在他青年时期,南宋朝廷腐败不堪,百姓疾苦重重,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同时,他又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这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徐元杰开始关注民间疾苦,关心国家命运。他的作品多以讽刺时弊、揭露黑暗为主题,表达了对民生困苦的深深同情和对民族危亡的忧虑。这首《大巧》便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通过描述那些看似聪明实则愚昧的人,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