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灵鹫千佛阁为往山野堂绍祖留题

标题包含
登灵鹫千佛阁为往山野堂绍祖留题
彊支疲薾此跻攀,屈指曾游十载间。 方丈喜添千佛阁,双眸陟豁四围山。 可无可有僧衣钵,随得随供佛面颜。 门外雪深知几许,只消透得个重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元杰(1194年-1245年),字仁伯,号梅野,浙江龙泉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与陆游、杨万里等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徐元杰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段古文大致可以译为:“手脚疲劳地攀登,算起来已经过去十年。欣喜地看到方丈内又增添了千佛阁,举目四望四周群山。可有可无的僧袍和钵盂,随时准备好供养佛祖。门外的积雪深不知有多厚,只要能穿透重重关卡就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登灵鹫:即登上灵鹫山。 2. 千佛阁:寺庙中的建筑,用于供奉佛像。 3. 往山野堂绍祖:指的是作者的朋友,绍祖是名字,往山野堂是其住所。 4. 彊支疲薾:表示身体疲惫。 5. 跻攀:登山。 6. 方丈:佛教中对于寺庙主持的尊称,也可用来代指寺庙。 7. 可有可无:佛教用语,指事物有无皆可,无欲无求的心境。 8. 僧衣钵:僧侣的衣服和饮食。 9. 随得随供:随时可以得到并奉献给佛祖的食物。 10. 雪深:形容积雪深厚。 11. 透得个重关:比喻看破红尘,领悟到佛法的真谛。
去完善
赏析
首联以“疲薾”写登山之艰辛,借以表现作者坚毅的品质,同时用“跻攀”暗示步步高升的意象;颔联“方丈喜添千佛阁,双眸陟豁四围山”描绘了景色的开阔,将现实和理想结合在一起,表达对境界的追求;颈联“可无可有僧衣钵,随得随供佛面颜”意味着放下名利、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平静;尾联“门外雪深知几许,只消透得个重关”则以雪景映衬心境,表现出内心在经历了艰苦攀登之后,终于豁然开朗的心境。整首诗情景交融,寓意丰富,值得深入玩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灵鹫千佛阁为往山野堂绍祖留题》是南宋著名文人徐元杰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朝廷衰败、政治黑暗的时期。 徐元杰在诗中所描述的“登灵鹫千佛阁”实际上是对南宋朝廷现状的一种隐喻。当时的皇帝昏庸无能,政治腐败,官僚们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国家安危。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元杰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此外,徐元杰本人也是一位颇有抱负的政治家,他曾担任过吏部侍郎等职务,但因不满官场腐败,多次辞官归隐。在他的时代,许多有识之士都怀有报国之志,但由于现实环境的限制,他们的理想往往难以实现。因此,徐元杰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这种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