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章宰访祝子寿来青书院韵
文昌因祖饯,郎宿问斋名。
枉驾一朝款,寒窗千载荣。
未花梅索赋,堪杖竹经行。
自得来青句,山泉不可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因为祖上的饯别,文昌阁成为郎宿寺的斋堂之名。
祖先们的光临使得这个普通的房间顿时有了千年的光荣。
梅花还未绽放便已被索要诗词,竹杖成为了行走的工具。
只要自然造化出美好的诗句,即使山泉水也无法清澈如洗。
去完善
释义
文昌:即文昌县,位于今海南省东北部,自古是海南岛的重要港口和渔业基地,历史上称为“琼州八景之一”。
郎宿:源自《诗经·小雅·巧言》中的诗句“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跃跃毚兔,遇犬获之。”“郎宿”在诗句中形容贤才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此处借指有才华的人。
斋名:书斋的名字。
千载荣:形容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梅索赋:诗人用梅花未开花苞这一景象,暗喻祝子寿的品格高洁与才华横溢。索赋意为要求作诗。
堪杖竹:语出《庄子·外物篇》中“既歌且舞,聊以自乐,处其宜矣”的诗句,意指林间幽静的地方适合休憩游赏。
经行:经历并行走过。
得此青句:指得到了优美的诗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文昌因祖饯,郎宿问斋名”开头,展现了一幅学者们欢聚一堂的场景,描绘了书院的繁华景象。而“枉驾一朝款,寒窗千载荣”则表现了作者对书院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学识的敬仰之情。在“未花梅索赋,堪杖竹经行”中,诗人借梅花的隐喻表达了对学子的期望,同时也寓含了对书院环境的赞美。最后的“自得来青句,山泉不可清”是对书院文化的赞美,如同山泉水一般清澈无暇,彰显了书院文化的精髓。整首诗情景交融,韵味十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章宰访祝子寿来青书院韵》是南宋诗人徐元杰在淳熙十六年(1189年)创作的。徐元杰此时身处南宋末年,政局动荡、国家山河破碎,这也成为他作品的重要背景。他在诗词中常常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如本诗题中之“和”,表明此诗乃是应他人之韵而作。
这时期,徐元杰宦海浮沉,时而又被派遣地方任职,在地方上治理有方,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但他无法改变朝廷政治日益腐败的局面,于是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以文字寄托自己的理想,渴望国泰民安,早日实现中兴大业。
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往往借诗言志,通过诗词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这也反映在了徐元杰的这首诗中。徐元杰的词章温文尔雅、才情横溢,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