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潭上作

标题包含
潭上作
竹岛残阳映翠微,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乔(约公元872年-约943年),字伯迁,唐代诗人。他是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文人,与杜荀鹤、郑谷等人齐名,并称“芳林十哲”。 张乔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推测出他的一生大致经历。他...查看更多
柚子_D
去完善

译文
夕阳照耀在竹子岛上,余晖映射到青翠的山间;一群白羽鸟划过雪白的长尾,穿过碧绿的湖泊展翅飞翔。世间没有任何事物让我担忧,每次来到渔民家中,我都忘记了回归。
柚子_D
去完善
释义
《潭上作》: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 1. 竹岛:竹子繁茂的小岛。 2. 残阳:傍晚的太阳。 3. 翠微:青绿色的山脉或林木。 4. 雪翎禽:羽毛像雪一样白的鸟,这里可能是白鹭或其他水鸟。 5. 碧潭:清澈的水潭。 6. 关身事:与自身相关的事务。 7. 渔家:打渔的人家,这里指的是渔村。
柚子_D
去完善
赏析
《潭上作》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诗中通过“竹岛残阳映翠微”、“雪翎禽过碧潭飞”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而最后两句“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心境,即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悠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柚子_D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潭上作》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在唐末五代时期创作的一首抒怀诗。当时正值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期,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乔凭借其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描绘秋景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潭上作为秋天的代表景物之一,景色宜人却透露出萧瑟的气息。诗人在此情景下抒发内心的感慨,暗示自己虽身处乱世却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凸显出对美好事物向往的心境。正如"寒月露华光,冷泉风籁悲"所描述的那样,尽管外在环境艰苦,诗人仍然坚守信念,相信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潭上作》不仅反映了张乔本人所处时代的艰辛境遇,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和人性光明一面的坚定信念。这也是为何历经千年,《潭上作》依然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重要原因。
柚子_D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