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边事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希望外族的情感能像这流水一样,永远向着南方流淌。

去完善
释义
蕃:指外族或外国;此水:比喻情感如水流般。

去完善
赏析
《书边事》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外交往往的美好愿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首句“调角断清秋”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气氛,而“征人倚戍楼”则刻画了士兵孤独的形象。接着,“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两句,将视野拉远,从具体的戍楼扩展到整个边疆,形成了一幅辽阔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后半部分转而叙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稳定、民族和睦相处的期盼。“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体现了边疆的平和景象,而“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这种和谐能够长久持续下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边事》是晚唐诗人张乔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末五代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张乔出身贫寒,屡试不第,但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感受到了民间的疾苦和战争的残酷,于是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在诗歌创作中。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烽烟熄灭后的一片宁静景象,展现了边疆人民的生活风貌。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不满。通过对边塞环境的描述,反映出唐末五代时期的边境危机和人民生活的不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