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岳阳即事

标题包含
岳阳即事
远色岳阳楼,湘帆数片愁。 竹风山上路,沙月水中洲。 力学桑田废,思归鬓发秋。 功名如不立,岂易狎汀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乔(约公元872年-约943年),字伯迁,唐代诗人。他是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文人,与杜荀鹤、郑谷等人齐名,并称“芳林十哲”。 张乔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推测出他的一生大致经历。他...查看更多
孤独至美
去完善

译文
遥远的岳阳楼风景如画,湘江上漂泊着几艘载满忧愁的船帆。 沿山路吹拂而来的竹子清风,和月色下沙滩边的小岛,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努力耕耘的田野已经荒废,回家的念头在秋风的吹拂下愈发强烈。 如果不建立自己的功业,怎么能轻易地去亲近那些江边的鸥鸟呢?
孤独至美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岳阳:古郡名,位于今湖南岳阳。 2. 事:事物。这里指所见所闻的情景。 3. 张乔:字不详,号玉林山人,唐代诗人,仕历不详。 4. 远色:远方的景色。 5. 岳阳楼: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是古代著名的游览胜地。 6. 湘帆:湘江的船帆。 7. 数片愁:形容船帆上的布片飘动,犹如带着忧愁的表情。 8. 竹风:风吹过竹林产生的声音。 9. 山上路:山路。 10. 沙月:月光照在沙滩上。 11. 水中洲:水中的岛屿。 12. 力学:努力学习。 13. 桑田废:荒废的田地,这里比喻自己的学业荒废。 14. 思归:思念家乡。 15. 鬓发秋:形容头发变白,表示年纪已大。 16. 功名:功业名声。 17. 不立:无法建立。 18. 岂易:哪里容易。 19. 狎:亲近,接近。 20. 汀鸥:水边的鸥鸟,这里比喻隐居生活。
孤独至美
去完善
赏析
《岳阳即事》是一首描绘岳阳风光及抒发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歌。 首句“远色岳阳楼”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远观岳阳楼的景色,呈现出一幅开阔的画面。次句“湘帆数片愁”则通过“愁”字表现出诗人的忧虑心情,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沉郁的情感基调。 接下来两句“竹风山上路,沙月水中洲”通过对山中竹林的风声和水中沙洲的月光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自然景象,为诗人提供了一个抒发情感的背景。 第五句“力学桑田废”表明诗人因求学而荒废了耕作,体现了他对学问的重视以及对国家社会的关注。第六句“思归鬓发秋”则以头发变白这一细节表达了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功名如不立,岂易狎汀鸥”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认为如果不能立下赫赫功名,就很难过上悠闲的生活,这既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对世人的警示。
孤独至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岳阳即事》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乔之手,创作于晚唐时期。 在创作此诗时,张乔作为一位受到朝廷冷落的文人,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生活上也多困苦。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相反,将个人的情感、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到诗歌之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此外,晚唐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宦官弄权,政治腐败,百姓疾苦。这些时代背景使张乔的诗歌带有一种哀愁而又坚韧的气质,既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也有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的执着坚守。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乔写下这首《岳阳即事》,以抒发心中的感慨和对国家时事的关注。
孤独至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