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标题包含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过眼荣枯民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座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襄(1017年-1086年),字述古,号古灵先生,福建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被誉为“闽学鼻祖”。 陈襄自幼聪颖好学,年轻时便以文章名世。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眼前的繁荣和衰败如同风吹过的痕迹,长久的保持艳丽怎能及得上花朵。在上人的宴会上,他们坐在阁楼中静观万物,看透了事物的表象,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就如同颜色在眼中显现然后消失,最终归为虚无。
去完善
释义
1. 过眼荣枯:指事物从繁荣到枯萎的过程。 2. 民与风:比喻百姓生活无常。 3. 久长:长久,持久。 4.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5. 宴座:宴会时座位。 6. 观空阁:僧人在此观察万物皆空。 7. 观色观空:观察万事万物的色相,然后认识到它们的本质是空的。 8. 色即空:一切物质和现象都是空无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陈襄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过眼荣枯民与风”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紧接着,诗人用“久长那得似花红”来表达生命不如花朵般持久绚烂的无奈之情。接下来两句“上人宴座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则反映了诗人的哲思,通过观察和领悟佛教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理,以达到心灵的解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生命和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体悟和对世事的洞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的冬至日,陈襄在孤独中游历了吉祥寺。这天,一场冬日的大雪覆盖了整个京城。寺庙的老松,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花。 在这之前的几年里,陈襄一直处在仕宦浮沉之中。他身为士人,在学问和才情上具有很高的声誉,然而在这社会大变革时期,因坚持自己的操守,虽不断受到皇帝的赏识,但又总被权臣排挤。一次次的贬谪与升任使他感到了人生的无常。而当时朝政腐败、内外忧患的社会现实,也让他无法置身事外。 北宋年间,科举制度盛行,文人墨客踊跃,儒士精神追求与信仰观念得以发扬。陈襄作为其中一员,常常外出游览名胜古迹,寻找心灵的慰藉。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在冬至日来到了吉祥寺,试图逃离尘世喧嚣,体验宁静与纯净的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