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钱塘西湖 其二
归鹭悠悠一带长,白苹红蓼是家乡。
夕阳临水闲窥处,此意安知世累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鹭鸟回归沿途悠闲悠哉,沿途一片水乡美景如画。白色水浮莲与红色水草铺满河岸,那就是我的家乡。夕阳西下映照水面,仿佛在偷看这个宁静的世界。谁又能理解我此刻的思绪,尽管世上的人们忙碌不已。
去完善
释义
"归鹭":这里是指傍晚时分回家的水鸟,即白鹭。
"悠悠":形容时间流逝的慢速度。
"一带长":指一条长长的水域,这里指钱塘江或西湖的水面。
"白苹":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诗词中象征家乡的宁静美好。
"红蓼":一种红色的蓼科植物,也常常被用来描绘乡间的美丽景色。
"夕阳":即将落下的太阳,通常带有浓厚的离愁别绪。
"临水":靠近水边的地方。
"闲窥":悠闲地张望。
"此意":这个意思,指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世累":尘世间的烦恼和束缚。
"忙":表示忙碌的状态,与诗中的宁静自然形成对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西湖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的淡泊宁静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人以归鹭、白苹、红蓼等自然景物作为诗歌的背景,营造出一种恬静优美的意境。
首句“归鹭悠悠一带长”中的“归鹭”形象地描绘了白鹭在水中悠然游动的情景,而“一带长”则暗示了湖面的广阔。这句诗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句“白苹红蓼是家乡”中,“白苹”和“红蓼”分别代表了两种植物,它们都是西湖畔常见的植物,诗人以此表达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里的“家乡”并非实指,而是象征着诗人心中那个宁静美好的理想家园。
第三句“夕阳临水闲窥处”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夕阳与水面的交相辉映的美景。这里的“闲窥”表现出诗人的超脱心境,他仿佛置身事外,静静地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
最后一句“此意安知世累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屑和鄙夷。他认为这种忙碌纷繁的生活是无法理解他的情感的。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摒弃世俗纷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泛舟钱塘西湖 其二》是北宋时期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970年左右,正值北宋初期。这一时期的黄裳,刚刚步入官场,任临安知县,在杭州任职期间,对西湖的美景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这个时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刚刚过去不久,北宋王朝在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后,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西湖作为杭州的象征,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来此游玩。黄裳作为当时的官员,与西湖结缘,写下了许多赞美西湖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黄裳通过对西湖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描写西湖的水光山色,也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