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奉祠太一
九霄香落降龙衣,隠隠霓旌下紫微。
十雨九风春意好,已知消息晓来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九天之上香气弥漫飘落龙袍,霓彩旗子低垂,走入紫微宫。
经历无数风雨春天的美好已至,得知好消息会在破晓时分归来。
去完善
释义
1. 九霄:指天空最高处,此处以九天喻皇宫,意味着皇帝听政之处。
2. 香落:祭神时烧的香掉落。
3. 降龙衣:黄帝所穿之衣,寓意皇帝降临。
4. 隠隠:形容不清晰的样子。
5. 霓旌:古人祭祀时所用的彩色旗子。
6. 紫微:星名,用以象征皇帝。
7. 十雨九风:指气候多变。
8. 春意:春天的气息。
9. 好:此处指适宜。
10. 消息:传递的情报。
11. 晓来归:早晨归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立春这一节气为主题,描绘了祭祀太一的盛况以及春天的美好景象。首句“九霄香落降龙衣”通过香气弥漫的场面展示了祭祀的高尚气氛。接着的“隠隠霓旌下紫微”描述了彩虹般的旗子在天空中飘荡的美景。
接下来的两句“十雨九风春意好,已知消息晓来归。”点明了春天天气多变的特性,并传达了春归大地、万物复苏的消息。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和祭祀场面的生动描绘,传达了人们对春天美好的期望以及对神明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立春奉祠太一》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黄裳所作的一首应制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末年,公元1094年前后。
在这段时间里,黄裳作为朝廷的重臣,一直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改革。然而,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并不乐观,外有辽、金等民族的侵扰,内有腐朽官僚的腐败。面对这样的困境,黄裳忧心忡忡,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此外,北宋末年的社会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诗歌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文人墨客们常常以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思考。黄裳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篇往往能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色和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