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正月从君用弟觅月桂栽
花发枝头月月新,不妨分种过西邻。
琴书结束归来日,要使门庭长有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朵盛开在枝头,每月都会有新的绽放,不妨把这些花儿分给西边的邻居种植。
忙碌于琴书(音乐和书法)之后,回家的日子,要让家门口充满春天的气息。
去完善
释义
1. 月桂:即桂花树。2. 甲戌:公元1214年。3. 从:跟从,跟随。4. 君用:作者弟弟的字号。5. 觅:寻找,求取。6. 花发:花开,花朵开放。7. 枝头:树梢,树冠。8. 琴书:泛指书籍、学术研究。9. 结束:整理好,安排妥当。10. 要使:希望使,让某事发生或达到某个状态。11. 门庭:门前的庭院,此处指作者家门前。12. 长有春:长久的春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首句“花发枝头月月新”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月季花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繁荣的赞美。紧接着诗人提出向邻居分享这份美好的想法,体现了其热爱生活、与人共享的精神风貌。最后两句“琴书结束归来日,要使门庭长有春”则是诗人的理想情境:每天伴着音乐和书籍度过美好时光,希望家门前的春天常驻。整首诗情感饱满,给人以积极向上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甲戌正月从君用弟觅月桂栽》是南宋诗人陈文蔚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甲戌年(公元1174年)的正月。这一时期正值南宋初期,社会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
在这一时间段内,陈文蔚的个人生活及人生际遇颇有些波折。他在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受到许多文人的赞誉。但官场之路颇为坎坷,多次担任地方官员,又多次辞官归隐。尽管政治生涯曲折,他仍坚守儒家的道德理念,关心民生疾苦,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社会现实的优秀诗篇。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陈文在地方政府任职,公务繁忙之余,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关注使他向弟弟君用寻觅月桂树进行栽种。诗中的"觅月桂" 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寓意着文人雅士的高洁品质。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园艺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