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悼陶德芳

标题包含
悼陶德芳
袖有银毫刺史章,先生不是薄淮阳。 倦游谁不思三径,勇退今惟见一堂。 讲席有功周子学,义田无愧范公庄。 忍闻耆旧铭旌举,此语吟成泪数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的衣袖中存有闪亮的银章和刺史的文书,您并非鄙视淮阳郡。在疲倦的旅行中,谁不思念那充满香草的三条小径?勇于退让的今天,我只看到一间学堂。您曾参与讲述伟大哲学家周公的教学,而您的田地也不逊色于范公的村庄。怎么能忍受听到有关那些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故人的消息呢?每次想起这些,我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刺史章:指刺史的荐书或手令。 2. 薄淮阳:轻视淮阳王。这里用西汉丞相汲黯鄙视淮阳太守的故事,说明陶德芳并非轻于名利之人。 3. 三径:代指隐士的家园。 4. 周子学:指周公之礼,即儒家经典《周礼》。这里借用周公尊崇学问、德化众生的故事,称赞陶德芳在讲席上传授知识的贡献。 5. 范公庄:指范仲淹置办的义田。这里用以赞美陶德芳无私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精神。 6. 耆旧:年高德劭者,这里指陶德芳。 7. 铭旌:墓碑,此处指悼念仪式。
去完善
赏析
《悼陶德芳》是一首悼念诗,诗人通过讲述陶德芳的生平事迹和成就,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惋惜之情。首先描述了陶德芳在官场上的表现,他不仅有着银毫刺史的才情,更不是一个庸碌无为之人。然后提到他选择了退休回乡,这是一种勇退的精神,使人们都为之赞叹。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以及在义田方面的善举,这些都是他的光辉事迹。最后,诗人听闻了他的逝世,悲痛之下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这位故人的深切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悼陶德芳》是南宋诗人徐经孙创作的一首悼念故人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正值金兵南侵、国事艰难之际。在这期间,作者徐经孙经历了一系列人生起伏,从科举及第到担任地方官吏,亲身经历了战乱中的民生疾苦。在诗中,他表达了对逝去的友人陶德芳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通过对友人的悼念,诗人传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关切。这首诗歌既是对个人的哀思,也是对时代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