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杂兴二首 其一
玉研朱弓不可寻,暖风催绿麦成阴。
越山行尽见平野,江上水流无逝音。
地跨京师都邑壮,俗兼吴楚智谋深。
诏书宽大邦人诵,知有贤侯缓辔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玉研:地名,此处可指代地方上的精英;
2. 朱弓:一种红色弓箭,古代常用于礼仪或军事;
3. 越山:越地的山,越地位于浙江一带;
4. 平野:平坦的田野;
5. 江上水流无逝音:江水流动的声音在远距离下变得模糊不清;
6. 京师都邑:京城和都城所在地;
7.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8. 智谋深:此处可理解为智慧和谋略丰富;
9. 诏书宽大:皇帝的诏书充满宽仁之意;
10. 邦人诵:百姓传颂;
11. 贤侯:对诸侯的美称;
12. 缓辔临:骑马缓慢前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衢州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地域文化特色。首联描述了玉研朱弓的象征意义,暗示着美好的时光已不再;暖风催绿麦成阴则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勃发。颔联中的越山行尽见平野,江上水流无逝音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广袤和时间的流逝。颈联地跨京师都邑壮,俗兼吴楚智谋深体现了衢州的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尾联诏书宽大邦人诵,知有贤侯缓辔临表达了对政府宽仁政策的赞美和对地方官吏的期望。全诗既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其对国家和民族繁荣发展的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衢州杂兴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叶适的一首著名诗篇。此诗创作于公元1186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叶适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波折,特别是他担任衢州郡守的任期已满,即将离开这个任职之地,心中充满了感慨和留恋。
当时,南宋朝廷内忧外患,外有金人入侵,内有民生疾苦,国家局势紧张。叶适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深知自己任重道远,但个人力量有限,无法改变整个国家的困境。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无奈和对国家的忧虑。
在这首诗中,叶适以衢州的风土人情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他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的百姓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那些为国家利益奋斗在一线的勇士们的敬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