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十景诗 会景亭陈迹
自是韶光不耐秋,水光山色一时休。
细将瓦砾分明看,片片飞来落叶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诚然美好的时光无法抵御秋天的到来,山水的壮丽景色瞬间消失在眼前。仔细凝视那些散落一地的瓦砾碎片,仿佛看见一片片落叶在诉说它们的哀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都梁:指古楚州,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一带。
2. 韶光:美好的时光,此处借指风景。
3. 不耐秋:受不了秋天的萧条。
4. 一时休:一下子没有了生气。
5. 瓦砾:破碎的砖瓦,这里比喻凋零的树叶。
6. 分明:清晰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情感的描述表达了秋天带来的惆怅之情。首句“自是韶光不耐秋”点明了秋天的主题,同时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慨。接下来的两句“水光山色一时休”和“细将瓦砾分明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色——山水的寂寥和落叶的凋零,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变迁时的无奈心情。而“片片飞来落叶愁”则更进一步地传达了诗人因秋天到来而产生的悲凉感,以及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哀伤情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都梁十景诗 会景亭陈迹》是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和诗人米芾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都梁地区(今江苏盱眙一带)的风景名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首先,从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987年至1052年之间,这是北宋仁宗时期。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文化艺术繁荣。米芾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机会出游各地,欣赏风景,激发创作灵感。
其次,在这个时间段内,米芾的人生际遇可谓丰富多彩。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曾因为性格直率、不合时宜而多次遭受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最后,关于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我们需要了解北宋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当时的文人墨客喜欢游历山水,欣赏自然风光,并将所见所闻化为诗篇。此外,北宋的绘画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米芾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不仅在书法、绘画方面有深厚造诣,还精通诗词歌赋,这些都为他创作《都梁十景诗 会景亭陈迹》提供了坚实的根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