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六

标题包含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六
岁熟禾论𥟈,人归夜击钟。金澄沙底水,龙卧井边峰。香火常存社,渔盐每夺农。年来缣帛贱,砧杵万家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舒亶(963年-1029年),字元质,北宋官员、文人。他出生于浙江杭州,是宋太宗淳化年间进士,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职。 舒亶在任地方官时,治理有方,深受百姓爱戴。他在担任中央官职期间,积极参与政治事务...查看更多
WL水晶石
去完善

译文
庄稼在金秋时节收获丰富,人们纷纷结束忙碌的一天,夜里钟声回荡。金色的沙滩与清澈的湖水相伴,如同飞龙盘踞在井边的山峰。村里的香火从未熄灭,渔民和盐户时常纷争不断。近年来丝织品价格低廉,千家万户都在忙着捣碎蚕茧制作新衣。
WL水晶石
去完善
释义
1. “禾论”:字面意思为讨论稻米之事,此处指谈论农业生产的事情。 2. “金澄沙底水”:意指清澈的河水,其中“金澄”指的是河水的清澈透明。 3. “龙卧井边峰”:意指井边山峰起伏,形象如龙卧在旁。 4. “香火常存社”:“香火”指寺庙里的香烟,“社”则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这句意思是寺庙的香火常存。 5. “渔盐每夺农”:渔盐和农耕是古代沿海地区的两种主要经济来源,这句表示捕鱼和制盐活动有时会影响农耕。 6. “缣帛”:古代丝织品的总称,这里可以理解为布料。 7. “砧杵万家舂”:家家户户用捣衣石和木棒来捣谷物,形容家家户户都在进行粮食加工。
WL水晶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农家生活的场景。诗人通过对丰收的景象、归乡的人们、清澈的溪水以及静谧的山峰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诗中提到了香火社、渔盐农业等元素,反映出当时民间的生活状况和传统习俗。最后,诗人提到近年来纺织品价格下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舂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民间习俗的尊重。
WL水晶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六》是宋代诗人舒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此时舒亶正处于政治生涯的巅峰时期,历任监察御史、尚书省右司员外郎、起居郎等职。在这期间,他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密切,相互唱和之作颇多。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北宋中期,国家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使得士人阶层日益壮大。在这样的环境下,舒亶的诗才得到了充分发挥,他的诗歌作品受到了同时代人的高度评价。然而,随着政治斗争的加剧,舒亶逐渐陷入困境,最终因为党派之争而遭贬谪。这使得他的诗歌风格发生了变化,由早期的豪放转向后期的沉郁。
WL水晶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