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
十年马上春如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载光阴匆匆如春日幻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失调名:指题目失传或不明的词。舒亶为宋代文人,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今浙江慈溪市)人。
2. 十年马上春如梦:十年在马背上度过了如梦般的春天。这里的“十年”并非具体的时间,而是用来强调时间的流逝。“马上”表示在马背上度过时光,可能暗示作者常年在外奔波劳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失调名》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舒亶。词的上半阙“十年马上春如梦”,通过十年的时光流转,描绘出人生如梦的感慨。其中,“马上”一词意味着诗人一直在奔波劳碌中度过,而春天则是象征着美好、温馨与希望,在这里却成为了梦境般的存在,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这种情感在下半阙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整首词以简练的语言,抒发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以及时间的流逝带给人们的感伤。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失调名》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舒亶(985-1040)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曾担任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等要职。他学识渊博,才情横溢,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
在元祐时期,北宋王朝经历了王安石变法后的社会动荡和内外矛盾。尽管在司马光的主持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元祐更化”,但当时的政治环境仍然充满危机。舒亶在这种背景下,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这首《失调名》。
在这首词中,舒亶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代的忧虑。他在词中写到:“花如旧,头白去年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而“泪满春风竹叶衣”则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到舒亶作为一个文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