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雪窦山奉慈禅院
白云堆里笑呵呵,上接天衢不较多。翠锁亭台山月冷,香风吹裓尽莎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堆积如云的白云间欢笑,和广阔的天空相连接无法比较谁更多。青翠的山峰和湖泊之间,亭台显得格外冷清,山月也显得分外寒冷,而轻风拂过僧袍,带来了无尽的莎罗花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雪窦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
2. 奉慈禅院:雪窦山的寺庙之一,意为供奉慈悲的禅宗道场。
3. 白云堆里:形容雪窦山的自然美景,云雾缭绕如仙境。
4. 上接天衢:与天空相接,表示雪窦山之高峻。
5. 翠锁亭台:形容雪窦山的翠绿风光,亭台被青山环绕。
6. 山月冷:指山中月光清凉,给人一种宁静之感。
7. 香风吹裓:形容山风吹拂僧衣,带来阵阵香气。
8. 尽莎罗:指僧衣上所绣的图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上雪窦山奉慈禅院》诗描绘了雪窦山奉慈禅院的优美风光和宁静氛围。诗人以白云、翠屏、山月等自然景象,表现出禅宗修行的超然境界。同时,“笑呵呵”和“香风吹裓”则传达了佛家慈悲为怀的精神风貌。全诗富有禅意,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雪窦山奉慈禅院》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舒亶所创作的。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雪窦山上欣赏美景、参禅悟道的情景。
创作于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的宋仁宗时期,这个时期的舒亶,曾任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等要职,深受皇帝信任。然而,由于朝廷内部权力斗争的加剧,舒亶被弹劾罢官,最后以诗酒自娱。
在这段时间里,北宋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禅宗文化尤为盛行。因此,舒亶在上雪窦山时,不仅领略了山水风光之美,还受到了禅宗文化的熏陶,写下了这首富有哲理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