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眉山敛额
眉山敛额。往事追思空手拍。雁字频飞。生怕人来说著伊。
闲抛绣履。愁殢香衾浑不起。莫似扬州。只作寻常薄幸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苏东坡皱着眉头,回想起过去的事却两手空空,无法抓住什么。远方的来信频频传来,生怕有人提起她。闲暇时把玩绣鞋,躺在床上忧郁得难以入睡。不要像在扬州那样,只当作一次平常的辜负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眉山:指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家乡四川眉州。
2. 敛额:皱眉头。
3. 往事追思:回忆过去的事情。
4. 空手拍:形容无计可施。
5. 雁字频飞:大雁迁徙时排列成“一”或“人”字形,被称为“雁字”,这里指书信往来频繁。
6. 说来著伊:谈论起她。
7. 闲抛绣履:随意丢弃绣花鞋,形容无心打扮。
8. 愁殢香衾:因忧愁而躺在床上不愿起身。
9. 不起:无法振作。
10. 莫似扬州:不要像那些薄情寡义的人。
11. 寻常:普通,一般。
12. 薄幸:薄情寡义之人。

去完善
赏析
《减字木兰花·眉山敛额》是宋代词人舒亶的一首婉约词。这首词通过描述一位女子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眉山敛额”,以眉山的皱眉形象比喻女子的忧愁表情,表现出她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往事追思空手拍”则更进一步地描绘了她对往事的无奈和遗憾,只能用手拍打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下片中的“闲抛绣履,愁殢香衾浑不起”,则进一步描绘了她的忧伤与无奈。她无法起身,甚至连鞋子也懒得穿,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绝望。最后两句“莫似扬州,只作寻常薄幸休”,则以扬州为喻,暗示她希望对方不要像扬州那样轻易忘记她,而应珍惜这段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眉山敛额》是北宋词人舒亶的一首婉约词。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在这个时期,舒亶在官场上有一定的地位,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他与当时的皇帝宋神宗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政治斗争中时常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在当时,北宋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斗争激烈。一方面,新兴的士大夫阶层要求改革,以解决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保守派势力极力抵制改革,使得政局陷入僵局。在这样的背景下,舒亶作为一位身处政坛的词人,他的词作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在这首《减字木兰花·眉山敛额》中,舒亶通过对一位女子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艰难的感慨。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眉宇间的愁绪,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实际上也是舒亶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深刻反思和无奈感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