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中游仗锡

标题包含
雨中游仗锡
何人仗锡过千峰,雨里风烟转不穷。暗壑水声清决决,深岩花气湿濛濛。遥知雪岭开亭近,旧说云乡有路通。自恨青鞋踏城郭,仙游长在梦魂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舒亶(963年-1029年),字元质,北宋官员、文人。他出生于浙江杭州,是宋太宗淳化年间进士,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职。 舒亶在任地方官时,治理有方,深受百姓爱戴。他在担任中央官职期间,积极参与政治事务...查看更多
周董zz7710
去完善

译文
有人持杖穿过重重山峰,风雨中的景色变幻无穷。幽谷里的水声清澈悠扬,深岩的花香湿润弥漫。远远地便能看到雪岭上的亭子,传说中云乡的通道是相通的。遗憾的是我的青鞋只能踏足城市的角落,仙境般的游历总是出现在梦中。
周董zz7710
去完善
释义
1. 游仗锡:古代诗人出游的一种形式,即出游、野餐等。这里指在锡山一带游玩。 2. 何人:谁人,哪个人。 3.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连绵不断。 4. 雨里风烟:雨中云烟,形容下雨时的景象。 5. 暗壑:阴暗的山谷。 6. 水声清决决:形容水流声音清澈响亮。 7. 深岩:深邃的山岩。 8. 花气湿濛濛:形容花朵的香气湿润浓郁。 9. 雪岭:雪中的山脉。 10. 开亭:建造亭子。 11. 云乡:古人认为神仙居住的地方,多指云雾缭绕的高山地区。 12. 青鞋:古代平民穿的鞋子,这里指普通的鞋子。 13. 城郭:城市和农村的总称,泛指人间世界。 14. 仙游:神仙的游乐,这里指想象中的仙境生活。
周董zz7710
去完善
赏析
《雨中游仗锡》是一首描绘山水胜景、表现诗人向往仙境之情的诗作。首联“何人仗锡过千峰,雨里风烟转不穷”以设问的形式引出雨中赏景的情景,暗示了山水的无尽之美;颔联“暗壑水声清决决,深岩花气湿濛濛”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了山间清幽的环境;颈联“遥知雪岭开亭近,旧说云乡有路通”则通过想象传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尾联“自恨青鞋踏城郭,仙游长在梦魂中”表达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畅游仙境的遗憾。整首诗以水墨般的笔法勾勒出烟雨江南的水乡风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纷扰、寻求心灵慰藉的心情。
周董zz7710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中游仗锡》是宋代词人舒亶的作品。这首诗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即宋朝时期。这个时间段内,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各种艺术形式蓬勃发展,其中就包括诗词歌赋。在这个时代,舒亶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深谙官场之道,曾担任丞相一职。 在创作这首诗词时,舒亶的人生际遇较为复杂。他在政治上颇具抱负,但当时的朝廷局势却充满纷争。一方面,他作为官僚阶层的一员,不得不为皇帝效忠;另一方面,他又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厚的同情和关心。这种矛盾的心境使得他在诗词创作中表达出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忧虑。 此外,宋朝时期的审美观念也对舒亶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在这个时代,人们崇尚自然之美,追求质朴的生活态度。因此,舒亶在《雨中游仗锡》中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水画卷,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总的来说,舒亶在这首诗词中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使其成为了宋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周董zz7710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