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劝学示子元夫

标题包含
劝学示子元夫
事业功名在读书,圣贤妙处著工夫。 区区只为潭潭府,不敢如韩训阿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勉(1238年-1313年),字述之,号雪坡,南宋末年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姚勉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上担任了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职场中追求成功与荣誉需要持续学习,挖掘先贤的智慧与价值。虽然我只是一名小小的老师,但我也期望能为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尽我所能教导他们。然而这目标让我谦虚谨慎,不敢效仿韩愈和训符那样要求太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事业功名在读书:表示通过读书获取事业功名。 2. 圣贤妙处著工夫:学习圣贤的智慧,掌握其中的精华之处。 3. 区区只为潭潭府:表示自己并非只追求物质利益。 4. 不敢如韩训阿符:表示自己不愿像韩愈那样培养继承家业的儿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劝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事业和功名的看法。诗的前两句“事业功名在读书,圣贤妙处著工夫”表明了读书对于个人成就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领悟到圣贤的精妙之处。这种观点强调了知识和智慧的力量,以及对自我提升的不懈追求。 诗的后两句“区区只为潭潭府,不敢如韩训阿符”则是对诗人自己的警示。虽然他身处于显赫的官府之中,但他仍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因为地位而变得傲慢自大。这里提到的韩训阿符是指唐代学者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对自己孩子的教诲:“愈之宗兄素不相能,汝其慎焉。勿与酒肉呼庐匹。行有馀力,则以问之,昔绛州公亦尝从事于斯矣。”这段话告诫人们要保持谦逊,不要因为地位和权力而忘乎所以。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学识、事业和功名的深刻理解,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我的要求。他用韩训阿符的例子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劝学示子元夫》是宋代诗人姚勉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教子诗。此时正值宋朝末世,政治腐败、外患频发,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姚勉虽身处逆境,依然心怀抱负,鼓励子孙勤奋学习,立志报效国家。 姚勉,字履道,又字景思,号雪坡居士,南宋末期的理学家和文学家。他生于世代书香之家,自幼勤学好问,博览群书。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屡试不第,直至晚年才得中进士。尽管屡遭挫折,但他始终坚持治学之道,以儒家的忠诚仁孝为原则,关注民生疾苦,提倡务实之学。 姚勉所处的时代,国家政权衰微,外患严重,金人侵略中原,民生困苦。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姚勉虽感慨世事艰辛,但仍坚信读书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勤奋学习和积累知识,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他在诗中勉励儿子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奋发向前,以期有朝一日能肩负起国家的重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