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夜深梅印横窗月,纸帐魂清梦亦香。
莫谓道人无一事,也随疏影伴寒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阑人静,梅花印在窗户上映出月光,一卷纸张铺陈,灵魂清澈,梦境也如花香一般温馨。
别说修道的我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我也随着疏朗的影子陪伴着寒冷的微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梅花:这里指的是赵葵写的诗《梅花》,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诗篇。
2. 夜深:指深夜。
3. 梅印:指梅花的影子。
4. 横窗月:形容月亮从窗户照射进来。
5. 纸帐:古代用于防潮的床帐,通常用纸张制成。
6. 魂清:指精神清爽。
7. 梦亦香:指做梦也能感受到香气。
8. 莫谓:表示不要说。
9. 道人:修道之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10. 无一事:指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11. 疏影:指梅花的稀疏的影子。
12. 寒光:指寒冷的月光。
去完善
赏析
《梅花》这首诗通过描绘夜阑人静时的梅花的形态和香气,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赞美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诗中,“夜深梅印横窗月”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月光下梅花的影子映在窗户上的景象,给人以朦胧的美感;“纸帐魂清梦亦香”则通过纸帐的清香与梅花的香气相互映衬,进一步强调了梅花香气的浓郁。
紧接着,“莫谓道人无一事,也随疏影伴寒光”两句,诗人以道人的口吻表达了对自己闲适生活的自得之情。虽然表面上看诗人似乎无所事事,但实际上他正沉浸在欣赏梅花的美好时光之中。整首诗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花》是南宋诗人赵葵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48年至1226年间。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政权逐渐稳定下来的时期,但国家仍面临着外患和内忧的困扰。
赵葵(1189年-1267年)是南宋的一位著名将领和文人。他在南宋初期参加了抗金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政治斗争中曾遭受排挤。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尽心尽力。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唐代杜甫的影响,以抒发个人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为主。
在这个时期,南宋社会对于梅花的欣赏和赞美达到了高潮。梅花被视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坚韧不屈的品质和民族气节。赵葵的《梅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赞美梅花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