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黄花照眼又经秋,山自青青江自流。
多谢龙头鳌禁客,年年把酒到江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黄的菊花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秋天又一次来临;青山巍峨依旧,江水静静流淌。感谢那英俊挺拔、志向远大的文人墨客,他们每年都带着美酒来到江边的楼宇,共同畅饮共度时光。
去完善
释义
黄花:这里指的是菊花,因其颜色而得名。
照眼:明亮耀眼的意思。
经秋:经过秋天,表示时间过去。
山自青青:意思是山水依然青绿。
江自流:江水自行流动,表示江水的永恒不息。
多谢:感谢。
龙头:指首席或首领。
鳌禁:指朝廷高官。
客:指诗人自己。
年年:每年。
把酒:拿着酒杯,表示饮酒。
江楼:江边的小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菊花》诗,以秋天盛开的菊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黄花照眼又经秋”,用“照眼”来形容菊花的鲜艳夺目,同时点出季节已是秋天。接下来的两句“山自青青江自流”,描绘了青山绿水的美景,表达出自然的壮丽和永恒。
第三句“多谢龙头鳌禁客”,这里的“龙头鳌禁”是指朝廷的官位,诗人以此向友人致谢。最后一句“年年把酒到江楼”,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相约在江边的小楼上饮酒赏菊。整首诗借景抒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菊花》是南宋诗人赵葵的一首描绘菊花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是一个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时代。赵葵身为南宋的抗金将领,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苦难,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创作《菊花》时,赵葵正身处军旅之中,他看到了战乱的破坏以及民众的生活困苦。另一方面,赵葵也深知南宋朝廷的腐朽无能,使得国家无法抵御外敌入侵,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背景下,他以菊花为主题,通过赞美菊花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同情。
此外,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菊花代表坚韧不拔、傲霜斗雪的精神,这与赵葵作为抗金将领的形象相吻合。同时,菊花也是文人墨客们喜爱的题材之一,许多诗人以菊花为灵感源泉,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因此,赵葵选择菊花作为诗题,既是对民间疾苦的揭示,也是对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