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寒

标题包含
春寒
春草平芜烟雨迷,秋千寂寞旧园池。 江南也是东风恶,花骨经寒瘦不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草地上烟雨迷茫,荡秋千时感到旧园池塘分外寂静。江南地区也受到了东风的肆虐,花儿受寒变得稀疏不堪。
去完善
释义
1. 春草:春天的草; 2. 平芜:草木丛生的平地; 3. 烟雨:烟濛濛的雨; 4. 秋千:一种运动设施,可以来回摆动; 5. 寂寞:孤独无伴的,静寂无声; 6. 旧园池:过去的老花园里的水池; 7. 江南: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 8. 东风:从东方吹来的风; 9. 恶:厉害,猛烈; 10. 花骨:花的枝干; 11. 经寒:经过寒冷的天气; 12. 瘦不支:形容因受冻而变得瘦弱无力。
去完善
赏析
《春寒》是南宋诗人赵葵的一首描绘早春景象的七言律诗。全诗以“春”字开篇,展现了一片烟雨迷离、春草繁茂的平芜景色。接着描绘了“秋千寂寞旧园池”的景象,以“寂寞”一词表现了春光中的人文景观,反映出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江南也是东风恶”一句,将读者带入更广阔的空间,揭示了全诗的主旨——春风带给江南的美丽背后,也带来了冷酷的严寒,使得花朵在寒冷中萎靡不振。这一句点明了题目中的“春寒”二字,使全诗主题更为突出。 “花骨经寒瘦不支”则通过描绘花朵在寒冷天气下虚弱不堪的形象,进一步阐述了“春寒”的主题。这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即便是美好的春天,也存在它的另一面,即“春寒”所带来的生命困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寒》是南宋诗人赵葵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当时,北方的金国已经衰落,而蒙古帝国开始崛起并不断南侵,南宋政权面临严重的军事压力。 在这个特殊时期,赵葵作为南宋的一位抗金将领,曾数次领军与金、蒙两国交战。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动荡,这使得他对战争的残酷有深刻的认识。在《春寒》这首诗中,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书卷抛开讲战法,马蹄踏破艳阳天。”这两句诗表达了赵葵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安宁的生活。然而,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他的愿望很难实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