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依依杨柳已藏鸦,风度鶑声到碧纱。
洗尽春光连夜雨,海棠赢得两三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杨柳轻拂时,树影中已有乌鸦栖息;东风吹过,莺啼之声传来,透过绿色的纱窗。经过一夜春雨的洗礼,春天的新芽已经长成繁茂的花朵,尤其是海棠花,在雨中越发显得娇嫩。
去完善
释义
1. "依依":形容枝条柔软而下垂的样子。
2. "杨柳":即垂柳。
3. "藏鸦":指枝叶繁茂的树木中隐藏了乌鸦。
4. "风度":这里指声音随着风传到。
5. "鶑声":莺鸣之声。
6. "碧纱":绿色的窗帘或纱窗。
7. "洗尽":这里指春雨洗净花朵,使它们更加娇艳。
8. "春光":春天的景色。
9. "连夜雨":连夜下的春雨。
10. "赢得":得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于海棠花的独到见解。首先,“依依杨柳已藏鸦”描绘出春天杨柳依依、鸟儿栖息的景象。而“风度鶑声到碧纱”则暗示着春天的气息已经吹拂到了诗人的窗前。接下来,“洗尽春光连夜雨”表达了春雨连绵,洗去了冬天的痕迹,迎来了春天的景色。最后,“海棠赢得两三花”则揭示了在经历了风雨洗礼之后,海棠花依然顽强地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整首诗以海棠花为主题,赞美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顽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海棠》是南宋诗人赵葵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1250年左右。
在南宋时期,赵葵是一位具有很高声望的官员和文人。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曾担任朝廷的重臣。然而,随着南宋政权的衰落,他的仕途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时期,赵葵开始关注民间疾苦,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以诗歌为武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在赵葵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蒙古等少数民族势力的侵扰之下,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赵葵通过观察海棠花盛开的美景,发出了“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的感慨。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又暗示了国家的危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