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寺
古木森森映碧苔,嵯峨楼阁倚天开。
山僧不问朝天客,自注冰泉浸野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茂密的古树映衬着碧绿的青苔,高耸的楼阁仿佛与天空相连。在山中的寺庙里,僧人们并不关心朝圣的人,他们自顾自地用冰凉的泉水浸泡野梅果。
去完善
释义
1. 惠山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郊的惠山,始建于唐代。
2. 森森:形容树木茂密的样子。
3. 碧苔:绿色的青苔。
4. 嵯峨:高峻的样子。
5. 倚天:靠近天空。
6. 山僧:居住在山中的僧人。
7. 不问:不关心。
8. 朝天客:此处指游客或来访者。
9. 自注:自己注入。
10. 冰泉:寒冷的泉水。
11. 浸:浸泡。
12. 野梅:野生的梅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惠山寺的景色和氛围。首句“古木森森映碧苔”,通过描述寺庙周围的树木繁茂和碧绿的青苔,展现了惠山寺的历史悠久和环境清幽。次句“嵯峨楼阁倚天开”,进一步展示了寺庙的高大建筑和雄伟气势。诗的三、四句则通过描绘山僧自给自足的生活和与游客无涉的态度,表现出寺庙的宁静与超脱。整体而言,这首诗既表现了惠山寺的美丽景致,又传达出诗人对宗教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惠山寺位于江苏无锡,是一首描绘江南佛教寺庙的著名诗作。此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正值金朝入侵、政局动荡的时期。诗人赵葵在此时以其雄浑的诗笔和深沉的情感寄托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
在诗歌创作的时期,赵葵正处于从军生涯的鼎盛时期,他先后担任将领、制置使等军事要职,在抗金战争中表现英勇,曾立下赫赫战功。然而,由于南宋政权的软弱和内部纷争,赵葵的军事才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使得他在军事上壮志未酬,只能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此外,南宋末年是一个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一方面,由于金朝的入侵,江南地区饱受战火摧残,人民生活困苦;另一方面,南宋朝廷内部的腐朽和腐败现象严重,导致民生疾苦加重。在这种背景下,赵葵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以诗歌为载体,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