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束发领西藩。
百万雄兵掌握间,召到庙堂无一事,遭弹。
昨日公卿今日闲。
拂晓出长安。
莫待西风割面寒。
羞见钱塘江上柳,何颜。
瘦仆牵驴过远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整理头发领导西部地区。
百万人马在掌握之中,召集到朝廷却没有事情做,遭受弹劾。
昨天还是公卿今天却清闲无事。
天刚亮就离开长安。
不要让西风在脸上留下寒冷的痕迹。
羞愧于见到钱塘江边的柳树,有何面目。
瘦弱的仆人牵着驴子走过远处的群山。
去完善
释义
1. 束发:古代男孩十五岁束发为髻,表示成童。这里指年少的年纪。
2. 西藩:西部地区的地方官。
3. 掌握:控制、支配的意思。
4. 庙堂:朝廷。
5. 遭弹:受到弹劾。
6. 公卿:泛指高级官员。
7.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8. 长安:西安的古称,此处是虚指,意指京城。
9. 西风:秋风,因为秋天多刮西风。
10. 钱塘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条重要河道,这里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
11. 何颜:羞愧难当,无地自容的样子。
12. 瘦仆:瘦弱的仆人。
13. 牵驴:驾驭驴子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赵葵的这首《南乡子》表达了他对政治生涯沉浮的感慨。首句“束发领西藩”表明他年青时便已担任西部边疆的重任,表现出他的勇毅与才干。然而,接下来的“百万雄兵掌握间”及“召到庙堂无一事”揭示了他虽能掌控大量军队,但在庙堂之上却无实权,反而遭到排斥和弹劾。“昨日公卿今日闲”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跌宕命运。
下阕中,“拂晓出长安”写出了作者离京时的无奈心情,虽然离别的时间尚早,但他已预感到未来的艰难。紧接着的“莫待西风割面寒”寓意着不要等到情况更加恶劣时才去应对,表现出了作者的深谋远虑。而“羞见钱塘江上柳”以及“何颜。瘦仆牵驴过远山”则传达出作者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无尽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乡子》是南宋词人赵葵的一首名篇。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段时间里,赵葵作为南宋抗金名将,经历了国家的危亡和战乱的岁月。他曾多次领兵抗击金军,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南宋朝廷的腐朽无能、政治斗争的残酷以及战乱的流离失所,使得他深感忧虑和痛心。
此外,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南宋末年,金国势力逐渐壮大,对南宋形成巨大的军事压力。与此同时,国内农民起义不断,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赵葵的词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