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家园

标题包含
家园
眺望西山在目中,更须宽展竹篱通。 残梅尚守清廉节,不嫁东君昨夜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西山之上向远处望去,还需拓宽竹篱以便更好地欣赏景色。 即使梅花凋谢,依然坚守着廉洁的节气,并未因为昨晚的风而轻易改变方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西山:指北京西郊的群山,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部,历史上曾是皇家园林和庙宇的集中地。在这里,诗人借西山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宽展竹篱通:意为拓宽竹子围成的篱笆,方便交通。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生活环境的美好愿望。 3. 残梅尚守清廉节:形容梅花虽已凋谢,但仍保持着清高的品质。这里的“清廉节”寓意高尚的品质。 4. 不嫁东君昨夜风:意指梅花并不因为昨夜的风而改变其初衷,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这里的“东君”指的是司春之神,这里借指春天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家园”为主题,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细节描绘出田园生活的美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尚品质的敬仰。 首句“眺望西山在目中”,描述了诗人在远眺家乡的美景,西山在视野之中,展现了诗人对家园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同时,这句也暗示了诗人身处异地,进一步突出了他对家乡的眷恋。 第二句“更须宽展竹篱通”,诗人提到需要拓宽竹篱,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希望建设更好家园的愿望,同时也揭示了劳动人民勤奋努力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残梅尚守清廉节”,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示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这句表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对正义的追求。 最后一句“不嫁东君昨夜风”,用拟人手法赞美了梅花的气节,同时也表达出诗人不肯随波逐流,始终坚守内心的信念。 综上,这首诗歌通过对家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劳动以及对高尚品质的热爱与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家园》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诗的作者是俞桂。 在南宋晚期,社会动荡,民生疾苦。作为一位敏感的词人,俞桂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洞察。他的诗歌多描绘民间疾苦,揭示社会矛盾,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家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在这首诗中,俞桂以家园为主题,通过对家园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同时,他也通过家园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家园》是俞桂在南宋晚期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经历的深刻思考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