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赋得亚父碎玉斗

标题包含
赋得亚父碎玉斗
献谋既我违,积愤从心痗。鸿门入已迫,赤帝时潜退。 宝位方苦竞,玉斗何情爱。犹看虹气凝,讵惜冰姿碎。 而嗟大事返,当起千里悔。谁为西楚王,坐见东城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仔细斟酌和思考,此段古文的翻译如下: 献上计策却被拒绝,内心的愤怒累积成病。在鸿门宴上情况紧急,赤帝暗暗退出。皇位争夺正激烈,珍贵的玉斗也难挽回局面。只见彩虹之气凝聚,可惜冰清之身破碎。这关乎国家大局的返回,实在令人后悔千里。谁能料到西楚霸王的结局,竟是坐看东城土崩瓦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亚父:指范增,项羽的重要谋臣,被尊称为“亚父”。 2. 碎玉斗:指范增在鸿门宴上打碎刘邦献给项羽的玉斗。这个典故发生在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之争时期。 3. 鸿门: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 4. 赤帝:指刘邦,因他创立的汉朝尚火德,故称赤帝。 5. 宝位:指皇帝的宝座,这里指的是楚汉双方争夺天下。 6. 西楚王:指项羽,他是西楚霸王,曾一度统治中国北部地区。 7. 东城溃:指项羽在乌江自刎,导致楚国军队溃败的故事。
去完善
赏析
该诗描绘了楚汉战争中的一个重要场景:亚父范增因项羽的犹豫不决而怒碎玉斗。首联写到因项羽未听从自己的计谋,积怨在心。颔联指出刘邦在鸿门宴中已经逼近。颈联描绘范增含泪仍看宝位,心含悲痛却不得不振作。尾联则是感叹战争的结局,项羽眼见失败,却无法挽回。诗人通过这一场景,展示了一个善于策划又忠诚正直的形象,表达了惋惜和悲痛的情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德宗时期,其时期佛教、道教鼎盛,统治者崇道拜佛,庙宇兴建,高僧名道往来频繁,文人墨客亦多醉心宗教文化,故许多诗歌涉及神秘主义思想。而此首诗的主题来源于秦末项羽的一段历史典故。 由于时间距今较远,目前对于孟简的生平事迹所知甚少。然而通过他的诗来看,他无疑是一位对人生哲理有所领悟的人,通过亚父碎玉斗这一历史事件,他以物言志,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此外,唐德宗朝的社会氛围也为这首诗的诞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尽管安史之乱后,国家财政紧张,但德宗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广泛吸收民间智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心态去表现生活感悟,这为孟简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