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暮冬书怀赠次膺四首 其四

标题包含
暮冬书怀赠次膺四首 其四
惭愧儒冠误此身,涂穷何假问通津。 门前罗雀正吾事,墙角负暄非世人。 自喜小槽长有酒,独惊华发不便春。 知君泽畔成新筑,拟荷锄犁去卜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作为语文老师,我擅长将古文优雅地翻译成现代白话文。这是我对这首诗的翻译: 对自己所从事的学问感到羞愧,误了我的一生,在困境中何必求助别人的指引? 门前的冷清正是我的责任所在,墙角晒太阳并不是世人的追求。 自己高兴的是美酒总在那里等待,但惊异的是满头白发遮住了春意。 知道你已在河边筑起新居,打算拿起锄头去选择邻居。
去完善
释义
1. "儒冠":指儒生的帽子,这里借指儒生或读书人。 2. "涂穷":道路险阻的意思。 3. "通津":通达的水路,常用来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4. "罗雀":减少门前的客人以避开不必要的麻烦,出自“门前冷落车马稀”。 5. "负暄":晒太阳取暖的意恩。 6. "小槽":酿酒容器底部的小孔。 7. "华发":花白的头发,形容年老。 8. "泽畔":泽陂水边,这里是比喻一种归隐的生活状态。 9. "卜邻":选择邻居,这里是指择友或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诗人在暮冬之际,回顾了过去的岁月,感慨自己在学术道路上蹉跎了青春,为世事所累,使得原本应该热闹的门庭变得门可罗雀。但诗人并不以为意,反而觉得这正是他乐得其所的事情。在寒冷的冬日里,墙角晒太阳成为他最舒适的享受。 同时,诗人又为自己能够长期拥有美酒而欣慰,却对头上渐渐增长的白发感到忧心忡忡。诗人提到了“华发”这一意象,意在表达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光阴。这也暗示着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年龄渐长,但他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想搬到泽畔,与他的朋友共享田园生活。这里展示出诗人的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希望在宁静、质朴的环境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暮冬时节内心的深沉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暮冬书怀赠次膺四首 其四》是宋代诗人李昭玘创作的一首抒发诗人心声的抒情诗。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大致在宋仁宗至宋徽宗年间(1063-1101年)。李昭玘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他人生中较为动荡的时期。 当时北宋王朝正处于内部矛盾和外患交织的局面,政治斗争激烈,社会动荡不安。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往往在社会现实面前流露出忧郁、失落和无奈的情绪。李昭玘也是如此,他的诗歌透露出对现实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人以“风吹桃李花”比喻人生际遇的多变,表达出自己身处政治漩涡中的无奈与无力;而“不似苜蓿”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即使环境再恶劣,也要保持自己的品质和高洁。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暮冬时节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感慨和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