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山晚眺

标题包含
金山晚眺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秦观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其...查看更多
用户昵称违规
去完善

译文
在月亮初升的西津江畔,夜色朦胧,水面上的雾气与天空相连。 清澈的江水、白色的沙滩在这样的环境下都变得模糊不清,只有闪烁的灯火能辨认出那是渔船。
用户昵称违规
去完善
释义
1. 西津:地名,位于江苏苏州市。 2. 月初弦:指农历每月初八左右的月亮,形状像弓弦一样弯缺。 3. 水气:江面上蒸发的水汽。 4. 昏昏:昏暗的样子。 5. 上接天:形容水面上的雾气与天空相接。 6. 清渚:清澈的江水中的小沙洲。 7. 白沙:白色的沙滩。 8. 茫不辨:因为水气太浓而看不清楚。 9. 只应:应该只有。
用户昵称违规
去完善
赏析
《金山晚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津江口的月夜景色。首句“西津江口月初弦”点明了时间地点,展现了夜幕初垂,月光如弦的美景。次句“水气昏昏上接天”描述了雾气弥漫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则表现了夜晚的白沙和河流的朦胧之美,只有明亮的灯火显示出渔船的存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陶醉于大自然的壮美之中。
用户昵称违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山晚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秦观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这首诗歌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1094年)。这个时期,秦观在文坛上声名显赫,但仕途却颇为不顺,曾数次被贬。这首诗可能是他在一次被贬期间,游览金山时所创作的。 在秦观所处的时代,北宋末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斗争激烈。一方面,王安石变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新旧两党的斗争也导致了政治的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关注和忧虑。秦观也不例外,他的诗作多寓情山水,抒发个人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
用户昵称违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