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仙观
炎灵失其御,四海无安税。
呜乎梅南昌,脱屣元始岁。
小臣披肝胆,宫掖事严秘。
上书竟渺茫,弃掷江湖外。
一朝厌蜗角,万里骑鹏背。
向来杀青士,此事美无对。
到今瑶池地,风露翔孔翠。
仰瞻神界游,千载想生气。
愿为龙鳞婴,勿学蝉骨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混乱的时代中失去君主的指导,全国上下都找不到安宁的税收。
哀伤的梅南昌啊,在最初就离开了世界。
小臣我拨开肝胆,尽忠尽职,但宫廷里的真相却无法轻易透露。
想要写信呈述,却被淹没在江湖之中。
终有一天厌倦了蜗角之争,翻越高山,乘鹏飞翔万里。
当年的文人墨客,这样美好的事情也无人可以匹敌。
到如今瑶池之地,风露中孔雀展翅飞翔。
抬头仰望神界的遨游,千年之后仍然感怀着他们的英气。
只愿成为麟凤之子,不要学习夏蝉蜕变。
去完善
释义
1. 炎灵:即炎帝,又称神农氏,传说他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农业。此处指皇帝。
2. 御:驾驭,统治。
3. 四海无安税:全国没有稳定的税收,指国家财政困难。
4. 梅南昌:指南昌人梅福,字子真,西汉末年隐逸者。
5. 脱屣:比喻轻易地抛弃世俗之事。元始岁:指太初之时,此处指西汉初期。
6. 小臣:指梅福自己。披肝胆:比喻诚恳待人。
7. 宫掖事严秘:宫廷中的事情严格保守秘密。
8. 上书:指向朝廷上疏。竟:最终。渺茫:模糊不清。
9. 弃掷:丢弃。
10. 一朝:一天。厌:厌倦。蜗角:蜗牛触角,比喻狭小的境地。
11. 万里骑鹏背: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表示乘大鹏鸟遨游天际。
12. 杀青士:原指古代将竹简烤干以定稿的文人,这里代指梅福。
13. 美无对:美好无比。
14. 瑶池地:传说中的仙境。
15. 风露:指清风白露,也暗示了瑶池之地在高山之上。
16. 孔翠:孔雀翠鸟,形容鸟类飞动之态。
17. 仰瞻:抬头仰望。神界游:在仙境中游历。
18. 生气:指梅福的精神风貌。
19. 龙鳞婴:身披龙鳞的仙人。
20. 勿学蝉骨蜕:不要学习蝉一样短暂的生命周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梅南昌的精神境界与高尚品质。诗人通过描绘梅南昌毅然放弃宫廷生活,选择江湖自在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他这一行为的赞美和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仙观》这首诗是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洪朋所作,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
这个时期,洪朋以文才出众闻名于世,但宦途并不顺利。他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权臣的排挤,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大事。在这个背景下,他来到梅仙观游览,看到了梅花盛开的美景,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家国情怀,于是写下了这首《梅仙观》。
在创作这首诗时,北宋正处于一个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时期。朝政大权被王安石等改革派把持,他们推行新法,试图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然而,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民不聊生。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洪朋对此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