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密叶蜡蜂房,花下频来往。
不知辛苦为谁甜,山月梅花上。
玉质紫金衣,香雪随风荡。
人间唤作返魂梅,仍是蜂儿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茂密的树叶间藏着蜜蜂的巢穴,它们在花朵之间频繁地飞来飞去。
它们不知道自己的辛苦是为了谁而甜蜜,只知道在山间月色与梅花之上。
蜜蜂有着如玉般纯净的躯体,披着金色的衣裳,它们在花香之中随风飘荡。
人间称呼它为“返魂梅”,但它依旧还是那个蜜蜂的模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卜算子: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一平韵。
2. 李石:字知几,号方舟,宋朝学者、诗人,著有《方舟集》等。
3. 密叶蜡蜂房:指蜜蜂在茂密的树叶间建造的蜂房。
4. 花下频来往:形容蜜蜂在花朵之间频繁地飞来飞去采蜜。
5. 不知辛苦为谁甜:形容蜜蜂采蜜制作蜂蜜的过程,辛勤劳作却不明白为何蜜会如此甘甜。
6. 山月梅花上:描述山间的月亮映照在梅花之上,意境优美。
7. 玉质紫金衣:形容梅花的品质高洁,紫金色象征其高贵。
8. 香雪随风荡:描述梅花香气浓郁,花瓣如同雪花一样随风飘落。
9. 人间唤作返魂梅:指梅花被人们誉为能够使人精神焕发的花卉。
10. 仍是蜂儿样:这里指的是梅花像蜜蜂那样辛勤、执着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卜算子》以蜜蜂在梅花间忙碌采蜜的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一种奉献精神和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蜜蜂辛勤采蜜的描绘,隐含了劳动与收获的哲理,而“密叶蜡蜂房,花下频来往”更是将这种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
接着,诗人在“不知辛苦为谁甜”一句中,传达了为他人付出和牺牲的奉献精神。同时,“山月梅花上”则形象地描绘了蜜蜂在月色下的采蜜过程,既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之美,也暗示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进行的。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绘“玉质紫金衣,香雪随风荡”的美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梅花被赋予了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地位,象征着纯洁、高尚的精神追求。而“人间唤作返魂梅,仍是蜂儿样”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讽刺和期待。他期望人们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也能像蜜蜂那样不辞辛劳、无私奉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卜算子》是南宋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南宋中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局势相对稳定,但在民间,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李石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本人曾担任过太学正、国子博士等官职,对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了解。然而,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多次被贬谪。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关注和不平之感,这种情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卜算子》一词中,李石以月为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他以月亏盈的比喻,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这首词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充分体现了李石作为诗人的才情和思想深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