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馈药
投老如僧不出家,羸躯无奈病相加。
头旋似倚当风柳,目眩如看隔雾花。
高束诗书参素问,尽抛琴剑学丹砂。
旧时载酒今怀药,解识扬雄独有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人家如僧人不出家,瘦弱的身躯却病重交加。
头晕好似在风中摇曳的柳枝,眼花如同看着隔着雾气的花朵。
把诗书收起来学习中医知识,扔掉琴剑去研究炼丹术。
昔日喜欢喝酒现在却对药物有兴趣,理解扬雄的寂寞只有这座古宅。
去完善
释义
1. 投老:指人到老年退休之际。
2. 如僧不出家:虽未出家,但过着像僧人一样清静的生活。
3. 羸躯:瘦弱的身躯。
4. 倚当风柳:以风吹动的柳树喻指头旋现象。
5. 隔雾花:形容视线模糊,看不清事物。
6. 高束诗书参素问:将诗书束之高阁,学习中医经典《素问》。
7. 尽抛琴剑学丹砂:抛弃琴剑等技艺,潜心研究炼丹之术。
8. 载酒:指过去共同游历饮酒的时光。
9. 怀药:指现在带着药品前来探访的情谊。
10. 解识扬雄独有巴:懂得古人扬雄独善其身的高尚情操。
去完善
赏析
《谢馈药》宋自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迈体弱多病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其对医药知识的热衷和追求。首联描述了诗人如同僧人般的隐居生活,以及身体的病痛让他感到疲惫不堪。颔联以“头旋似倚当风柳,目眩如看隔雾花”为喻,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虚弱状态。颈联则表明诗人专心研究医学,追求健康长寿。尾联以昔日载酒今朝怀药进行对比,赞扬了解药性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智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全诗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馈药》是宋代诗人宋自适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朝,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高度发达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宋自适的人生经历中,他曾多次出任地方官员,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在他的诗歌中,时常能看到他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矛盾的揭露。这首《谢馈药》可能就是他在任期间,有感于民间疾苦而创作的。
此外,这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宋自适的创作。宋朝的文化氛围浓厚,文人墨客众多,诗歌创作非常活跃。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宋自适的诗歌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普遍风貌和价值观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