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呈鄱阳赵及甫

标题包含
呈鄱阳赵及甫
不学炎凉不自谋,动和权势作仇讐。 笔锋带怒摇山岳,剑气衔冤射斗牛。 龙虎榜中当擢第,麒麟阁上合封侯。 功名未入男儿手,谁肯甘为郡督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华岳,字子西,号翠微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义士。他生于公元1109年,卒于公元1138年,浙江青田人。 华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关心国家大事。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金兵入侵中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不要学习世态炎凉、趋炎附势,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与强权做斗争。 写作时情感激扬,如同山岳在笔下摇晃;剑气如虹,把心中的怨气寄托其中。 能够位列龙虎榜,并在麒麟阁上有封侯之荣。 如果连基本的功名都无法取得,谁会愿意做一个地方的督察官呢?
去完善
释义
1. 呈:表示恭敬的谦称,对对方的一种尊敬方式。 2. 鄱阳: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所在地。 3. 赵及甫:指的是一位名叫赵及甫的人,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赵家的儿子”。 4. 不学炎凉不自谋:表示自己不会学习那些趋炎附势的行为,不主动谋取个人利益。 5. 动和权势作仇雠:与权贵发生冲突时,态度强硬,如同敌人一般。 6. 笔锋带怒摇山岳:用笔墨表达愤怒的情绪,就像撼动山川一样。 7. 剑气衔冤射斗牛:比喻把冤屈之气化为力量,直冲云霄。 8. 龙虎榜中当擢第:有朝一日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9. 麒麟阁上合封侯:形容有才华的人得到荣誉和地位。 10. 郡督邮:古代官职,负责巡视地方官员治理情况,并传达中央政府的命令。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歌,以磅礴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诗人用“不学炎凉不自谋”表达了自己的高尚品质,表现出不为世事所动的独立人格。同时,诗人还指出“动和权势作仇讐”,暗示自己不畏强权,敢于挑战不公,表现出坚定的立场。 接下来的诗句“笔锋带怒摇山岳,剑气衔冤射斗牛”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刚正不阿、正义凛然的形象,通过对笔锋与剑气的描述,表达了诗人手中文字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能激发人们的愤慨和同仇敌忾之心。 诗人继续写道:“龙虎榜中当擢第,麒麟阁上合封侯”,展现了他对功成名就的信心,表明自己有实力和能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获得应有的荣誉和地位。最后一句“功名未入男儿手,谁肯甘为郡督邮”则强调出只有真正有志向有能力的男儿才会不甘于平庸,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而这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鄱阳赵及甫》是南宋诗人华岳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当时,金国和南宋的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在这一年里,华岳因在科举考试中,对当权者提出改革意见而被贬斥,他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了很多挫折。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仍然坚持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百姓的关怀。在这种背景下,华岳创作了这首《呈鄱阳赵及甫》,表达了对朋友的支持和勉励,以及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期望。 在这首诗中,华岳通过对鄱阳湖的美景描绘,传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他也通过“水天空阔”的景象,表达了希望国家能够实现统一的愿望。这种情感深深地反映了华岳在那个时代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